时间:2019-12-19 07:54:38
1、综合题 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分别列举甲、乙两图中影响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甲图中A河下游河道最突出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据图指出B区域的资源优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回答1—3题。

[? ]
[? ]
[? ]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所示a、b、c、d、e为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为树桩年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①一侧为阴面,生长快、长青苔
B.靠③一侧为阴面,生长快、长青苔
C.靠①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③一侧光合作用强烈
小题2:若a、b、c、d、e为等时线(汽车从甲点出发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A.朝①方向的车速最快
B.朝④方向的车速最快
C.朝③方向的车速最快
D.朝②方向的车速最快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若为树木的年轮,则①侧年轮最稀疏,判断为向阳一侧,树木生长快;而③侧年轮最密集,判断为背阳面,生长慢。
小题2:若为等时线,则车速越快,等时速线分布越稀疏;车速越慢,则等时速线分布越密集,故选A项。
点评:以等值线为背景,内容较新颖,值得借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福建省某年春季太阳辐射能(单位:MJ/㎡·月)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福建省春季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成因是2.a地和b地相比
①气温日较差更大?②自转速度更大
③侵蚀作用更明显?④物种更丰富3.c河流该季节的水文特征有
A.纬度因素
B.海拔高低
C.洋流因素
D.坡向和大气环流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I.可能产生凌汛
G.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年际变化较小
后期含沙量增大
参考答案:1. D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值线走向判断,如果是纬度因素影响,等值线应该与纬线平行, A错。海拔高低影响,等值线会有闭合曲线,B错。洋流影响会导致与海岸线平行,C错。等值线分布数值南部高,北部低,说明阳坡辐射多,与坡向有关。从东南向西北数值减小,说明与大气环流有关,D对。
2.读图,由图中河流可知,西部有山地,属于闽浙丘陵地区。所以a地可能是山区,海拔较高,太阳辐射能较低,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小。b位于沿海平原,太阳辐射能较高,气温日较差可能较大,①错。图中a、b两地纬度基本相同,所以自转速度应该基本相同,②错。a位于山区,侵蚀作用较强,b位于沿海平原区,侵蚀作用较弱,③对。山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所以物种更丰富,④对。所以C对。A、B、D错。
3.图示区域为福建,纬度低,没有结冰现象,不会有凌汛,A错。山脉海拔较低,也不会有冰雪融水补给,B错。这里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C错。后期,随着降水增多,水土流失增加,河流含沙量大。D对。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河流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 10),完成
小题1:.图示地区是(?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七月份
D.九月份
小题2:.此时,是我国东部地区(?)
A.台风多发季节
B.寒潮多发季节
C.多雨季节
D.南方沙尘多发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 A ?
小题2: 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气压形式分析,图示区域存在一高压和一低压中心,且低压中心位于180°经线上,应该属于太平洋上冬半年存在的阿留申低压。所以为北半球的冬季
小题2:北半球的冬季寒潮多发,沙尘暴多发于北方地区,夏秋季节多发台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