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50:18
1、单选题 2011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黄麻、棕油
小题2: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
小题1:东南亚主要的物产,B项符合。
小题2:A项当地的居民黄色人种为主;错误。B项由于东南亚锡矿丰富,故多锡器正确。C项气温最高的时候容易形成对流雨,即午后2时左右;错误。D项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湄公河流域开发的积极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域内矿产、水力、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民俗风情独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旅游价值
②提升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水平
③促进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④可减少流域水旱灾害
⑤湄公河流域开发以防洪为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东南亚与中国的区域合作。湄公河流域内矿产、水力、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民俗风情独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旅游价值。湄公河流域开发的积极意义有:提升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水平;促进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可减少流域水旱灾害。湄公河流域的开发主要以资源的开发和航运为核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21-22题。
小题1: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小题2: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三地都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三角洲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是汛期都在夏季,植被类型不同,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埃及有长绒棉;长江三角洲种植棉花,密西西比河流域种植棉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南美洲气候图”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乙两地均为?气候,甲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乙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2)读右图描述气候特征:?,该气候的成因是?,该气候分布在左图中的?区域。甲、丙两地区中城市分布较多的是?地区,原因是?。
(3)甲→丙的自然带更替反映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地带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简要说明甲地的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至少4方面):?。
参考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控制,附近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3分)
(2)全年高温、分明显干湿季;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丁;丙;甲地过于湿热,丙地处于高原气候较凉爽(5分)
(3)纬度地带性,热量(2分)
(4)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气候变干,生物物种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候变暖(四项2分,合理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判断:甲、乙两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赤道低压带控制;乙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附近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根据气候资料图描述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明显干湿季,该气候的成因是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该气候分布在左图中的丁区域。甲、丙两地区中城市分布较多的是?丙地区,原因是甲地过于湿热,丙地处于高原气候较凉爽。
(3)甲→丙的自然带更替反映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纬度地带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甲地的植被破坏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气候变干,生物物种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候变暖。
点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7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回答。
(1)核泄漏发生后,在宫城、福岛等地的自来水、土壤、蔬菜中相继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1分)
(2)与图1中福岛所属自然带相符的是图2中的?,其名称是?(2分)
(3)图2中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沿③→⑤→⑥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 ?。(2分)
(4) 分析与日本南部同纬度的地中海地区形成不同自然带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整体(1分)
(2)③(1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3)热量(1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1分)
(4) 位于大陆西岸(1分)?属地中海气候 (1分 答气候特点也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分析。(1)一个要素的变化影响自然环境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福岛位于35°--55°的大陆东岸,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与③自然带相符合,其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图示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呈南北方向有规律的变化,故判断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条件的变化而形成。沿③→⑤→⑥的变化呈沿海向内陆方向有规律的变化,故判断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4)地中海地区由于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