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48:12
1、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O℃,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
材料二? 2011年1月2~3日我国冻雨区域预报图
(1)图中A省是我国冻雨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成因。(4分)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
(2)路面结冰,影像学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破坏数目,冻伤果树。
本题解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掌握理解冻雨的形成原理。
(1)此问,注意审题,在冬季,A省处于昆明准静止锋天气系统控制,A省位于冷气团一侧,海拔较高,气温低,易出现冻雨现象。
(2)冻雨是由于气温低,从天空降落的雨滴与地面或各种地表物体相接触后即刻冻结的天气现象,冻雨多发生在秋末、初春季节。冻雨主要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还破坏林木,威胁输电线、电话线,影响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某年7月28日15时(北京时间),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一强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其中心位里在北纬12°、东经135°的A点,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风力大于8级的范围半径为500km,该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5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简述强热带风暴与台风的主要区别。
小题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台风移动的路径。
小题3:对我国长江流域而言,台风可能带来的有益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预计台风中心约于___月___日___时登陆台湾,将在___月___日___时在我国______省与______省交界处登陆,此时位于台风中心北侧的宁波吹______风,南侧的厦门吹______风。
小题5:当上海为偏南风时,该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______方向,此时风力与7月28日相比将有所______,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最大风力在10~11级之间为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大于12级的为台风
小题2:略
小题3: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所带来的干旱。
小题4:7月31日15时 8月1日3时 福建 浙江 东北 西南
小题5:西部 减弱 受陆地表面摩擦力的影响
本题解析:我国1989年起使用国际规定的热带气旋名称标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气压,风力在8~9级称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为台风。
台风登陆时间需作以下简单计算:由A点画出至西北方向的箭头后,画出图中A点至台湾岛和我国大陆两登陆点的直线距离分别为3cm和3.5cm,再通过图中的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依据台风中心移动速度便可得到登陆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见图6)发生5. 7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下地幔
小题2:该地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①滑坡?②洪涝?③干旱?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震源深度11公里,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故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
小题2: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而洪涝、干旱不属于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特征和自然灾害的基本分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地区损失最大的虫害常与下列哪一项灾害并发
A.涝灾
B.洪灾
C.旱灾
D.地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气候干旱,利于病虫害的繁殖,故虫害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说明A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减轻B地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春季。(2分)原因:春季降水少,(2分)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2分)
(2)修建水库;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任答2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A是华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主要是春旱。原因:春季3-5月降水少,锋面雨带还未到;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
(2)B是长江中下游地区,B地的干旱主要是7-8月的伏旱。减轻旱灾主要是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