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19 07:44: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①燃烧化石燃料②火山爆发③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④太阳活动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大气中CO2浓度下降②造成臭氧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如图12,黄河中游沿岸某城市附近河段河流水质(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及含沙量)季节变化明显。据此回答:(5分)

(1)简述A、B两曲线的含义。(2分)
(2)分析说明该河段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A表示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1分)B表示河流含沙量季节变化(1分)
(2)夏秋季节降水量大,(1分)河流流量大,(1分)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大,污染物浓度低;(1分)或答:冬春季节降水量小,(1分)河流流量小,(1分)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小,污染物浓度高。(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问题。(1)河水的水量大小与污染物的浓度大小成反比,与含沙量大小成正比。(2)黄河中游夏秋季降水量大,冬春季降水量小,故而影响河流水污染的浓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预计发改委在 2014 年 6 月出台首都经济圈挽划。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北京市中心的中心功能需要做疏解,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首都经济圈区城图

( 1 )据材料分析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意义。( 10 分)
(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12 分)


参考答案: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利于破解“京津城市病”带来的不利问题,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整体生产协作能力,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首都的国际地位或知名度。(任答五点,10分)
(2)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基础好;资金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丰富,科技发达;创新理念强;政策优势明显。(任答六点,得满分12分)


本题解析:
(1)城市圈的建设便于各城市产业分工、优势互补;缩小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各城市整体的生产能力;增强北京实力,北京作为首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便于分散北京的职能进而缓解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天津、唐山、廊坊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2)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确定区位条件,从位置、历史基础、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条件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4月29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104303132,占全国人口比重在过去十年中上升了1.16%,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而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比重下降了0.29%,居第三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上述两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中部崛起后不需要更多的人口
B.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C.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更多劳动力
D.广东接受大量外籍人口
E.养老费用增加
F.利于社会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G.人口增长迅速
H.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人口往东部迁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将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年轻人负担过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
(2)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1)直接读图1判断。(2)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③图正确。(3)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壤重金属较高,主要由于大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含重金属污染。(4)治理主要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或减少尾气中的重金属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