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43:33
1、综合题 材料1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最南端,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克里米亚渔业发达,农产丰富,尤盛产葡萄,酿酒业发达。克里米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前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
材料2上海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说出克里米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4分)
(2)运用大气环流的知识分析克里米亚地区和上海降水的差异性(8分)
参考答案:
(1)地中海气候。(2分)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分)
(2)夏季:克里米亚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2分)
上海在海陆热力性质因素的影响下,盛行东南风,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2分)
冬季:克里米亚地区,随着气压带风带南移,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2分)
上海:受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克里米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盛产葡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主要水果。分析克里米亚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2)夏季,克里米亚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 上海是季风气候,在海陆热力性质因素的影响下,夏季盛行东南风,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冬季,克里米亚地区,随着气压带风带南移,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上海受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下面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l)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较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 中国海军舰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大约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读“护航路线图”,完成1—3题。 
1、三亚至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航行过程中
[? ]
A、该航线运输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石油
B、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乙
C、中国海军舰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急浪高
D、三亚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3、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GIS
B、GPS、GIS
C、GIS、SOS
D、SOS、GPS
参考答案:1、D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左下图是西太平洋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米),右下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小题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A.大陆板块内部张裂
B.大洋板块内部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D.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小题3】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浅海区域,根据图中等深线分析,乙、丙处是深海大或大陆坡处,不可能分布,B、C错。甲处等深线稀疏,是浅海大陆架,可能性大,A对。丁处位于深海大洋处,D错。
【小题2】丙处海底地形等值线密集,说明坡度变化很大。是因为该处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没有大陆架分布,C对。A、B、D错。
【小题3】图中,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读图分析,台风8月份到达最北的纬度,之后向南运动。5-10月一直是向东运动,10月后向西运动。所以8月份到达最西北位置,从8月-10月都是向东南移动,C对。
考点:海底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等值线图,台风移动方向的变化时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平均温度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地形
【小题2】甲地入春日期异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主要是
A.接近冬季风源地,气候寒冷
B.山地地形,气温相对较低
C.位于沙漠地带,降水较少
D.地处内陆高原,光照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入春日自南向北推迟,因此影响入春日等值线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读出甲地入春日期较同纬度东西两侧地区晚,说明其气温低,为大兴安岭山地,B正确。
考点:等值线的应用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