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41:30
1、单选题 读海平面气压线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图所示的时间大约是( )
A.1月前后
B.4月前后
C.7月前后
D.10月前后
【小题2】图中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小题3】图中乙处风向形成的原因主要上(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赤道低气压的影响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信风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亚洲大陆为低压控制,太平洋上为高压控制,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故C正确。
【小题2】甲地为东亚,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B正确。
【小题3】乙处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C正确。
考点:亚洲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形特征。(4分)
(2)形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分)
(3)解释材料三中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2分)
(4)推测材料三中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分),地势西高东低(2分)。
(2)地形(2分)
(3)b区域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2分)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2分);在岩层①沉积后,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读图,A、B两地纬度相近,A地位于山区,海拔高,B地海拔低。根据材料二图,两地降水差异不大,气温差异很大,A地气温低,B地气温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3)根据材料三图例,b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老岩层③在最下面,先沉积。在岩层①沉积后,有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所以④岩层年龄最新,形成最晚。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a与b的温差为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若甲地一月均温为7℃,则甲地与山峰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000m
B.4000m
C.5000m
D.6000m
【小题2】与图示区域东部河流发育较长有关的是( )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
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
D.东部地形较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a与b温差为7℃,图中任意两相邻等温线之间相差7℃,图中有一条已知等温线为-5℃,则与山顶相邻的最近一条等温线的值应比-5℃还要低7℃,故为-12℃,则山顶的气温取值范围为(-19℃,-12℃),而甲地一月均温为7℃,故甲与山顶的温差为(19℃,26℃),由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可知相对高度:△h1÷100×0.6=19,△h1=3167m;
△h2÷100×0.6=26,△h2=4367m,故甲与山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167,4367),与之符合的答案只有B。
【小题2】河流发育的长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缓越长,坡度越陡则越短。故选D。
考点:相对高度的求法及河流长短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
D.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极地地区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少,气候寒冷,体积收缩盛行下沉运动,A错;副极地地区即60°纬度附近由于来自高低纬度性质不同的两支气流在此交汇,盛行上升运动,B错;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极地东风带,C正确;纬环流圈高空中风从60°纬度附近吹向极地,应该形成南风,D错,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