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9 07:41: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中国地理概况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主要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②我国崇明岛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沉积;
③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④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⑤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⑥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7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一致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概况,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我国的主要海域自北向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①错误。我国有民族56个,55个少数民族,④错误;秦岭—淮河是我国冬季1月0°C等温线经过,⑥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0~2011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干旱。读“我国部分地区旱情分布(阴影)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油菜
小题2:缓解北方旱情的短期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建南水北调工程
B.开发地下水
C.优化灌溉方式
D.实施人工降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
小题1:图示干旱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冬小麦。
小题1:注意短期措施的要求,建南水北调工程工程量大,时间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问题。

小题1: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风沙、盐碱、旱涝
B.乙-洪涝、风沙、低温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小题3: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和乙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B.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C.丙区域与丁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D.丁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甲区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3000米等高线为界划分,故反映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气候和地形。
小题2:图示甲为北方地区,旱涝、盐碱、风沙和水资源不足限制当地的农业生产。乙为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变化大,故多洪涝灾害,但该地区为湿润地区,风沙少,B错误; 丁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离海远,故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大;水资源不足限制农业生产;丙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候寒冷,影响农业生产。
小题3:图示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均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故A错误;乙为我国南方地区,丙为青藏高寒区,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B错误;丙为青藏高寒区,丁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C正确。区域的环境变化可能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影响,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我国四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本题还可结合各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所示岛屿,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甲?某岛雨季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图乙?近50年该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和人为活动因子变化曲线
(1)雨季时,图示岛屿降水虽最多的地区高达____毫米以上。请简述该地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图甲中相关信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有何分布特点。(4分)
(3)读图乙,描述近50年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6分)
(4)对图示岛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就该岛农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他们收集整理出以下的气候资料:
该岛光照充足,夏长冬暖。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日均温妻10℃,积温达到8400?9200℃。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这样的光热条件使该岛成为著名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也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若你是该小组成员,你认为该岛为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利用其与大陆上的季节差和品种差,在继续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可大力建设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参考答案:(1)2000?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2)(由河流流向四周可知地势中高周低,从而得出年均温等值线)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3)①1956年到1975年,沙漠化面积逐渐增加;其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②1975年后,沙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原因: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营造人工林等措施,使森林覆盖率增加。
(4)发展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水果、蔬菜;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南岛有关知识和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甲图中等降水量线可以直接读出。第(2)题,由河流可推知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根据温度垂直递减率可知温度分布规律。第(3)题,由乙图中有关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正确答案。第(4)题,结合农业生产规律归纳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为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本题解析:
(l)读图不难得出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地面沉降的原因一般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地形采矿有关,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地面沉降与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关,该地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针对原因,防治措施应该从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地下水水位,提高植被含蓄水源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