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38:18
1、单选题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各题。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小题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小题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
A.3
B.9
C.12
D.7.5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水汽凝结需要释放热量,所以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变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干绝热的变化为海拔每降低2000米,温度上升15℃,则山脚的温度为22.5℃。所以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7.5℃。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本题解析: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所以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
[? ]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图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图甲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气旋
B.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C.长江流域的伏旱——反气旋
D.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暖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D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的。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⑤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
B.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东部山地的冰雪融水
C.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
D.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下渗
小题2:图中①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⑤处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
小题2: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洋州的气候及自然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