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34:52
1、单选题 太阳直射点上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最短夜最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呈同心圆向外递减。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如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3.该区域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路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E.汽车制造
F.精钢锻造
G.软件开发
H.家具制造
I.①②④
G.①③⑥
②④⑤
③⑤⑥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2.甲国为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选D项。
3.注意社会经济条件。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属于自给农业为主,故出口量不大;②错误;该地区,人口稠密,故④错误;该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故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⑤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2.关于M、P两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在P东南方向
B.M在P西北方向
C.M在P东北方向
D.M在P西南方向
E.该日的日落时刻相同
F.同在西半球、北半球
G.两地区时相同
H.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P地北京时间12点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可以推知P地位于东经120度附近;而M地太阳高度在北京时间14点达到最大值,说明M地应该位于东经90度附近;然后根据6月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以判断M在P的西南方向。
2.从图中可以读出A答案是正确的。根据经度,P地位于东经120度附近,M地应该位于东经90度附近,两地都在东半球,但时区不同;两地纬度不能确定,故自转线速度不一定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示意某区域气温的年较差分布(单位:℃)。读图,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特点是2.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3.下图示意某四地气候资料,其中与上图所示乙地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E.纬度位置
F.海陆分布
G.地形地势
H.植被状况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呈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趋势。
2.甲地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哈得孙湾沿岸平原,而两侧是高原、山地。
3.乙地气候为高山气候由于距海洋近且沿岸暖流流经导致其气候特征是冬季气温不是太低,夏季气温不高年较差较小;降水年较差差距小。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差异和分布。
点评:本题通过局部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考查气候分布、气候存在差异的原因,难度较大。解答时学生首先进行区域定位,再结合课本知识来分析区域气候类型及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