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32:48
1、单选题 以下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灰霾气象定义: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风速小、强日照和相对湿度低的现象。读南京气象台2007年的观测数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1:据观测,多年来南京夏季灰霾天气明显少于其他季节,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②天气炎热,经济活动减少
③植被长势好,净化能力强?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南京2007年11月至12月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灰霾日增多
B.冬季取暖燃煤量大
C.多阴雨天气
D.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风速小、强日照和相对湿度低的现象”。故判断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则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而降水较多,则利于污染物质的沉降,则是灰霾天气减少。
小题2:该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图示反映2007年11月至12月南京的灰霾日下降,A错误;而南京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不属于我国冬季燃煤取暖的省区,B错误;而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各个月份应大致相当,故D项错误;而多阴雨天气,则大气能见度下降,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需要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并结合影响空气中污染物质扩散的主要原因和我国的区域环境特征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正在进行的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
B、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但全球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
C、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D、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09年3月28日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8日晚上八点半熄灭一小时。3月28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保定、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回答1~2题。
小题1: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正是早上
C.纽约时间是3月29日15时30分
D.阿根廷人正在麦田里收割小麦
小题2: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是
A.节约能源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新西兰位于十二区,比北京时间早四个小时,晚上八点半熄灭灯时北京是15时30分,纽约时间(西五区)是3月28日3时30分,阿根廷(西四区)位于南半球,时间是3月28日4时30分,日期上属于种植小麦时期。
小题2: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材料里已经说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