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28:32
1、单选题 下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①是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A错。②是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③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对。④是高温熔化,形成岩浆,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丘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洼地,风湿蘑菇,风蚀城堡等。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图中①—⑥分别代表岩浆、沉积物、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变质岩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⑥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⑤为岩浆,②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据此回答题:
小题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2: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小题2:该地区位于印度洋周边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海啸预警系统,且沿海人口密度大, 故导致了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区域地理位置结合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位置,进而分析板块的运动对地震形成的影响,注意经济因素、人口分布等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完成1—2题。
1、图示a、b、c、d岩石中,具有层理构造,且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是
[? ]
A.a
B.b
C.c
D.d
2、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