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23:13
1、单选题 下图中O为极点,OA、OB为经线,A、B分别为昏线和晨线与4O°N的交点。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示时间澳大利亚巴斯海峡(东经145度30分,南纬39度20分)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4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
小题2:这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南疆绿洲水源较丰
B.珀斯正逢阴雨季节
C.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D.巴西高原草木葱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据题干信息,上图为北极俯视图局部,A、B分别为昏线和晨线与4O°N的交点,按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A地位于昏线日落,B地位于晨线日出,即弧AB为昼弧,因弧度为1500,所以4O°N昼长1500/15o=10(小时),夜长14小时。澳大利亚巴斯海峡(东经145度30分,南纬39度20分)纬度数与4O°N大致相当,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时间,昼夜长短交叉相等。所以巴斯海峡图示时间昼长即此4O°N的夜长约为14小时,故选B。
小题2:因为这时期4O°N昼长10小时,也就是昼短夜长,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疆绿洲水源较丰是冰雪大量融化时期,应是气温高的夏季,A错;珀斯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阴雨季节是冬季(北半球夏季)B错;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是夏季,C错;巴西高原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草木葱郁在湿季也就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昼夜交替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方向, D地在C地的___ __方向。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这一天的日期是___月_____日,正是北半球的_____日。北极圈内有_____?现象,此时我们的家乡应该是_____季。
参考答案:(1)地球自转
(2)正北?正东
(3)6? 22?夏至?极昼?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1)图示AB位于同一经线上,故A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CD位于同一纬线上,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我国正处于夏季。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1~2 题。
1.若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月4日12时40分? 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 D.4月5日12时40分
2 .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1.D? 2 .A
本题解析:此题为太阳光照图的变式图,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计算、推理能力等。第4题为日期图的判读,因图中界线地方时为0时,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已知经度,即70°W为4月5日0时,可以推出北京时间为4月5日12时40分。故第4题选D项;第5题阴影表示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图中界线为晨昏线且与经线重合,故此时表示春分或秋分,以此推证第5题B、C、D项都不正确,故只有A项正确。此题可以直接推出A答案。因70°W地方时为18时,则12时对应160°W应直射在西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范围将会变小,寒带范围也会变小。(?)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即回归线度数变小,故热带范围变小;极圈度数变大,而极圈到极点之间的范围变小,即寒带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都变小,则温带范围变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回归线和极圈度数的变化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小题2: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④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T所示纬度约73°N,根据原理可知太阳直射17°N,73°N开始出现极昼;直射点一个月移动8°左右,所以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太阳直射17°N,时间大约在5月23日。
小题2:该图显示,纵坐标表示纬度,可以看出极圈内某地理现象,随纬度升高,持续时间递增。因此它可以表示极夜或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的持续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