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16:56
1、单选题 读15°E附近的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示意图,假如四座太阳能电站规模相同,全年发电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影响太阳能的因素主要是大气厚度和干洁程度,而影响大气厚度的因素首先是纬度、其次是海拔,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太阳光越强,太阳辐射越强、太阳能也越强,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能越丰富。影响干洁程度的因素主要与气候、天气和污染等有关,多云(降水多)、多雾(阴天)对太阳光的阻挡强,太阳能自然少。根据题目中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以及图中阳光的来向,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甲:72°S,乙:74°N,丙:64°N,丁:52°N。从纬度因素分析,丙丁太阳能多于甲乙;从气候角度分析:丁位于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太阳辐射较少;丙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部背风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远多于丁,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0分)
(1)图示时间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_______________ 。
(4)此时A点昼长为 ____ 小时,B点昼长为 ______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 6月22日,夏至 慢 ⑵ 66 34, 46 52
⑶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⑷ 12,24 ⑸ 变短,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日为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较慢。(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A、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即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图示A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为12小时;而B点位于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夜变长。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出现昼夜现象,故选C项。
考点: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光线,C点经度为30°E,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每空1分,共10分)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 ,纬度 ,株洲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 。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是 。
(4)图中B地 时日落, 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 小时。
参考答案:
(1)夏至 6 22
(2)150°E 23.5°N 昼长夜短
(3)A< B <C A<C<B
(4)18 16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图中昼夜半球分界线东侧为昼半球,该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则C点所在经线30°E为4点,则150°E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该经线。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3)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图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其次是B地,C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三地中A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其次是C地,B地线速度最大。
(4)图中B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C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在日出,其地方时为4点,则该地昼长为16小时;A地位于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则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16小时。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20—23题。
【小题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③④⑤
【小题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
A.12月22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
【小题4】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则当日太阳直射( )
A.22°30′N
B.23°26′N
C.22°30′S
D.23°26′S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位于66°34′-90°之间,昼长为12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小于66°34′,昼长为12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⑤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2.5°附近,白昼时间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可能为6月22日北极点,或12月22日南极点。极圈出现极昼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⑥地太阳高度为45°,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2.5°,地球誉为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