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10:02
1、单选题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小题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阅读材料,准确理解题目中“腰身”、“全裸”的含义,是在描述当地植被覆盖情况。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之所以露出“腰身”,与山体地势陡峻,植被难以成长有关。C正确。
【小题2】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对岩石进行破坏的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为主,A正确。
考点:气候与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鱼类化石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两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问题。
【小题1】对abcd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西安市,位于秦岭南侧
B.b处属于背斜构造
C.c城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
D.d湖水与长江水不能互补
【小题2】两图中河流的共同点是( )
A.都有冰期
B.都有春汛和夏汛
C.都发源于“三江源”地区
D.都以雨水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西安位于秦岭的北侧,b处属于断层构造,d为鄱阳湖,它与长江有互补关系,c是九江市,它位于京九与长江的交汇处,故选C.
【小题2】图中河流均位于东部季风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地质构造与区域定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基拉韦厄火山的喷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塑造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震、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崇明岛的形成是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是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只有基拉韦厄火山的喷发属于内力作用,故选D
考点: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由于考生可能对题目中地理事物的所在地不熟悉,不理解其成因而错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 ,②表示的环节是 ,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物质循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了岩浆岩(A),岩石在形成岩浆之前有高温作用,所以C是变质岩,因此D是沉积岩。
(2)从图中可知,图中的水循环是陆地和海洋上的之间的,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
(3)①从海洋上向上,是海洋蒸发;②是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是通过风等大气运动的水汽输送;③在陆地上的箭头向下,是大气降水;④从陆地表面到海洋,是地表径流。
(4)地球上的四大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5)甲岩层向下凹,是向斜;乙处岩层出现明显的断裂、错位,是断层;丙岩层向上拱,是背斜。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丙)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应该建在背斜构造(丙)中,因为背斜岩层呈拱形,有支撑点,比较坚固,且无地下水渗透。
考点: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岩石圈物质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环节和意义,地质构造的判读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