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9 07:07: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等值线M的值可能为2.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3.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20
B.30
C.20
D.25
E.25
F.30
G.30
H.35
I.年降水总量少的地区
G.河流径流量小的地区
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
降水变化大的地区
河流径流量小
受高气压控制
地下水位下降
工业用水增大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与等直线M相邻的等值线的值分别为25,30,故M的值可能为25,30。
2.从华北地区旱灾多发可知,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降水变化大的地区,其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3.①地旱灾多发生在7~8月份,主要是副高控制下形成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F.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居民点
G.图中干流的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
H.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消耗体力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河流水患一般位于中下游平原地区,①处海拔高,位于河流上游,受水患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③居民点位于两河交汇处,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站在M山顶看不到⑤;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干流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1分)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该岛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及海滨地带。
(1)比较分析岛屿东西两侧海域的海底地形特征。(4分)
(2)分析该岛能源开发中,水能优于风能的原因。(4分)
(3)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提出该岛发展的方向。(3分)


参考答案:
(1)东侧:海底地形较陡,多海沟,自西向东倾斜(2分);西侧:海底地形较平坦,大陆架面积较广,自东向西倾斜(2分)。
(2)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该岛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2分)。
(3)上游开发水电;合理开采石油资源;利用丰富的水热资源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对粮食、热带经济作物、林业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利用海运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山区和滨海风光发展旅游业。(每点1分,任答其中三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深线的数值及其疏密变化,结合等值线图的一般判读规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东侧等深线密集,而且深度大,所以海底地形较陡,多海沟,自西向东倾斜;西侧等深线稀疏,而且大部分海区水深不足200m,所以海底地形较平坦,大陆架面积较广,自东向西倾斜。
(2)由图可知赤道穿过该岛,应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径流量大;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所以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该岛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
(3)从图中找出该岛屿的优势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条件,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岛屿水能丰富,所以河流的上游开发水电;图中可知石油资源丰富,所以合理开采石油资源;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在沿海平原及其丘陵地区,利用丰富的水热资源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对粮食、热带经济作物、林业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利用海运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山区和滨海风光发展旅游业。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世界地理概况、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在  ?处。(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支流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流b?
?。(2分)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2分)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选择在此建坝的原因是?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2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1分)


参考答案:
(1)① (1分)?
(2)从A到B快。(1分) 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2分)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2分)
(4)山顶? 900多米?(2分)?
(5)?原因:峡谷地段较窄,工程量小?② (2分)
(6)大于4.8℃、小于6℃(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其相反方向为南方,得到①古寺位于尼湖的南岸。
(2)根据图中指向标北的箭头得到A在B的西北方向,B在A的东南方向,因为该日盛行东南风,因此从A到B乘船航行是顺风航行,航行的速度较快。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得到a支流河段坡度比较陡、水流比较急,漂流更加惊险刺激的特点;b支流沿途等高线比较稀疏,水流比较平缓,漂流速度比较慢。
(4)C处等高线闭合,地形是山顶或盆地。从图中a支流的流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C处的地形是山顶;从图中的100m等高线,根据河流的流向,得到地势升高的方向,得到C处的等高线为900米,故C处的海拔高度在900~1000米之间,即900多米。
(5)在开口盆地建坝,便于建坝和蓄水。盆地地形便于蓄水,峡谷地段建坝水平距离短,工程量小,因此水坝建在图中的D处。在图中看坝筑在100米等高线之间,②在开口盆地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故建坝后将被淹没。
(6)②处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其相对高度在800~100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一般每上升100米降低0.6℃,得到两地的温差在4.8~6℃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小题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河流和等高线弯曲形状判断,在30°纬线与106.5°经线交点处,海拔低于500米,沿30°纬线向东海拔逐渐升高,超过500米等高线高度后,穿过一条河流,海拔降低,再略有上升后,穿过第二条河流,海拔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所以B、D错。在30°纬线与107°经线交点处,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交点以西是洼地,交点海拔是500米,所以此处剖面线是升高的。在赤道经度每差1°,距离110千米。图中两条件经线间纬度差是0.5°,所以两条经线沿30°纬线间的距离小于55千米。所以A错。只有C对。
小题2:在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可以让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这样起伏就明显了,B对。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不能显示起伏明显,A错。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可能造成图显示起伏更不明显,C错。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显得更小,D错。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