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12-19 07:04: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向社会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共13分)
材料一?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材料三?流动人口变化

(1)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每点1分,
共3分)?
(2) 倡导少生优生的文明生育观念;宣传和贯彻男女平等观念,保障妇女儿童的教育、就
业权利;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严
格控制性别鉴定行为;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解决人们养老的后顾之忧 (每
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
(3)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人们的收入水平高、教育和医疗条件好,生活环境好。
(每点1分,任答二点即可)
(4)支持(1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问题还在加重;会带来劳动力减
少;社会和子女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反对(1分)?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会导致人口增加很多;进
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消耗过多的社会财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每
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材料二中性别比118.06,说明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材料三反映我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
(2)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倡导少生优生的文明生育观念;宣传和贯彻男女平等观念,保障妇女儿童的教育、就业权利;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性别鉴定行为;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解决人们养老的后顾之忧。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人们的收入水平高、教育和医疗条件好,生活环境好。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可以说有利有弊。
支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问题还在加重;会带来劳动力减少;社会和子女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反对 ?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会导致人口增加很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消耗过多的社会财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供信息分析题目的能力及对我国人口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2.2
1.0
1.1
人口增长率(%)
0.6
0.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符合“高—低—高”特征,故选丙国家。
小题2:人口增长最快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总和最高;故选丙国。
小题3: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且由于经济发达故吸引人口迁入。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迁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分)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内乡镇外;向省外转移最少(2分)?迁移成本较低(1分);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2分)。经济原因(2分)
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答案合理同样给分)
(3)对迁入地: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繁荣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交通压力、城市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3分)(任答3点的3分)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经济条件,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的问题。(任答3点得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所以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迁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内乡镇外;向省外转移最少。主要原因是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2)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所以人口迁移的方向为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
(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压力、城市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经济条件,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口的发病率增高?
③人口城市化?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的发病率逐渐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