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7:04:03
1、单选题 该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小题1:有关贫困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处
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北方
小题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甲地贫困人口数量大?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
③丙地地表崎岖 ?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我国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西藏,黄土高原,西南地区。所以主要分布在山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甲区域位于西藏,地势高,人口稀少,人口密度低,所以贫困人口总数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读左图“福建省地图”、右图“泉州市地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其最大的经济支柱。2007年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其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同年,泉州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
某旅行社设计了一条福建省内的旅游线路:厦门鼓浪屿——永定土楼——武夷山——福州鼓山——泉州开元寺——厦门。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读右图,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3分)
(4)说出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3分)
(5)据左图说明该旅游线路设计上的主要优点(2分)
(6)概括在旅游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类型。(2分)
参考答案:(1)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1分)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1分)
土壤:(弱)酸性的红壤,适合茶叶生长。(1分)
(2)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1分)
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先进技术;(1分)
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1分)
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1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1分)
(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处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大;(1分)
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1分)降水量季节变化大;(1分)
(4) 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1分)发展速度较快。(1分)
成因:民营经济的发展(或工业化的推动)。(1分)
(5)优点:景区串联成环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1分)
线路景观设计兼顾了自然与人文景观。(1分)
(6)自然灾害:气候气象灾害、(1分)地质地貌灾害(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表
| 区域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核电(%) | CO2排放强度(t/t标准煤) |
| 美国 | 22.6 | 40.3 | 22.4 | 14.7 | 1.78-1.80 |
| 欧盟 | 17.7 | 41.0 | 24.4 | 16.9 | 1.69-1.70 |
| 日本 | 22.9 | 45.2 | 14.6 | 17.4 | 1.76-1.78 |
| 世界 | 28.4 | 35.5 | 23.7 | 12.2 | 1.85-1.86 |
| 中国 | 69.4 | 20.4 | 3.0 | 7.2 | 2.28-2.31 |


参考答案:
小题1: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的CO2强度大
小题2: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源消耗量小
小题3:AC
小题4:通用及专用机械设备?电器器材
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高环境负荷
发达国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
小题1:注意通过材料一,反映的能源问题:材料一主要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其他能源比重小);和CO2排放强度大的问题。
小题2:纺织鞋帽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能源消耗少;
小题3:通过a图反映中美贸易顺从的增长与我国的CO2排放量呈正相关;b图说明美国的本土CO2排放量增长较中国缓慢。
小题4:商品内涵CO2含量高的行业向国外转移,有利于降低本国的CO2排放量。而这里产业一般是传统产业,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关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
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带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年降水量线的分布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来向决定。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至少回答两点)(4分)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试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4分)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4分)
参考答案:(18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沉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河湖众多,水源充足。(任答三点,得6分。)
(2)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农副产品等(任答两点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沿河流分布(2分)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水运便利(2分)?
(4)(为了扩大耕地)围湖造田?(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水含沙量增大,在中下游地区淤积)泥沙淤积(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第(2)题,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生态功能从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还有经济功能。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沿河分布。河流可为城市提供水源,水运便利。
第(4)题,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从围湖造田、湖泊淤积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为基础性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并根据题文信息组织语言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