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19 06:59: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水库2012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水库的流入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小题2】该水库蓄水的最低水位大致出现在
A.12月下旬
B.9月上旬
C.7月中旬
D.3月下旬
【小题3】该水库可能位于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海河流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分析:只有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水位会持续上涨,本图水库从4月份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位开始上涨,至6月中旬时,水库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表明水位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因此B正确。
【小题2】水库蓄水水位的高低取决于入湖流量与出湖流量之差,从图上不难看出3月以前,入湖流量小于出湖流量,水库水位下降;3月以后10月以前,正好相反,入湖流量大于出湖流量水库水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直到10月份,二者之间趋于0时,水库水位才停止上涨,达到最高水位,之后水库的水位开始下降,故选D项。
【小题3】从图中流入水量变化分析,3月以后水量增加,6月达最大值,说明6月降水多;7月流入量小,降水少;8、9月流入量又增加,降水增加;经分析,该区域可能位于长江流域,6月锋面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降水多,7月长江流域出现伏旱,8、9月可能受台风影响,降水增加,故选B项。珠江流域雨季开始早(4、5月份),黄河、海河流域雨季在7、8月份。
考点:读图分析水库年流入量与流出量年内变化并分析判断该水库所在流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的差异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

材料二?《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历史记载:唐初以来,关中粮食不足供封建中央政府所需;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数。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也不见记载。如今,秦岭北麓的森林已荡然无存。
材料三?从遥远的太空看,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特别显眼,这样的点阵是依靠灌溉而形成的“圈圈农场”(如图所示)。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1)我国关中“众渠”与沙特“圈圈农场”的水源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10分)
(2)对比分析我国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与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20分)
(3)分析我国唐代以后渭水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不见记载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10分) 地表水?地下水(2分)?地表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2分)受外界影响大(2分);地下水可靠而稳定,季节变化小(2分),受外界影响小(2分)
(2)(20分) 我国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灌溉水源较充足(1分);夏季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雨热同期(4分);多旱、涝、寒潮等自然灾害(2分)。 沙特农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热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8分);地形较平坦(1分);地表水缺乏(2分)。
(3)(6分) 唐代以后,渭水流域人口大量增加(2分),生产、生活用水增加(2分);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3.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4.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E.①温度高
F.②温度高
G.①②温度一样高
H.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I.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G.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赤道暖流影响
秘鲁寒流影响
南极冰山的影响
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1.A处为冬季即7月,故3个月后为10月,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秋季。
2.①②纬度的差异形成温带的差异,纬度越低,温带越高。
3.图示从②向北航线过程中,纬度升高,故温度应降低,故A错误。
4.图示B位于南美洲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                ;E、F 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3分)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2分)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2分)
(4)如果 A 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3分)


参考答案:
( 1)海陆间循环(1分)  向斜(1分)  背斜(1分) 
(2)修建水库(1分)    跨流域调水(1分) 
(3) 使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2分)
(4) 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人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至少答出三点,满分 3 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水循环。
(1)图示甲处的水循环联系陆地和海洋,故属于海陆间循环;E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F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
(2)目前人类改造水循环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方式;
(3)如果地表植被遭破坏,则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则使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流速加快,可能加重当地的洪涝灾害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