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55:37
1、单选题 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由图示信息可知,沉积岩层Ⅰ完全覆盖花岗岩和沉积岩Ⅱ,说明该地区最后发生和沉积作用。图示花岗岩出露地表,沉积岩Ⅱ的顶部缺失,反映之间发生了外力侵蚀,而花岗岩破坏了沉积岩Ⅱ,说明发生了岩浆侵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乙图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
[?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
B、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而成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图,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类岩石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C.变质作用通常在接近地表的岩石中发生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经冷凝作用,只能生成岩浆岩;且沉积岩和变质岩能相互转化,故A、B项错误;变质作用一般需要接触岩浆的过渡地带,受高温高压条件而形成,故一般在地下深度发生,C错误;各类已经生成的岩石若裸露于地表,经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都可能形成沉积岩,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结合地质循环图示或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转化关系图示分析,只要掌握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注意从图示之间循环过程和相互转化关系突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造成图中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岩石裸露在地表,由于每天日晒,岩石内部和外部受热不均,最终破碎,属于风化作用的结果,A对。侵蚀是流水、风等外力作用,不是层层剥离破碎,B错。搬运是位置移动,是风、流水等外力作用结果,C错。沉积也是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不是岩石破碎,D错。
考点:地质作用类型,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国庆黄金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逾63万人次,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武陵源石英砂岩(由95%以上的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
①地壳上升运动 ②地壳下沉运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流水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按照成因分类)、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岩浆岩 ④热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季风气候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②④⑨
B.③⑤⑧
C.①④⑦
D.①⑤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砂岩是沉积岩,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可见①④正确,C对。武陵源石英砂岩的形成是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形成。
【小题2】“长江中游的湖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沉积岩。①⑤⑧正确,D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行质作用、气候与植被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