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9 06:52: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完成小题。

小题1:商店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小题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历史文化因素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交通运输状况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景观分布,丙部分在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为商业区,办公楼位于商业区。商店主要分布于丙区;丁、戊有烟囱,有绿化带与其他区域隔开,属工业区,甲、乙区的楼房在最外围,楼房相对中心区矮、稀疏,属住宅区,地租也最低。故选C。
小题2: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因素,它是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基础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在早期它一般决定城市功能区的形状和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功能区的模式,一般经济越发达城市功能区模式越丰富;一般来说,交通运输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功能区类型也就不一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因素。
【知识总结】
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一)历史因素
在中国,城市历史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作用更加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特色。
(二)经济因素
对城市来讲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通达度。
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三)社会因素
城市人口是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人组成,形成了不同社会处境,相应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贵,因而通常是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
2、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
3、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 在西方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他的影响或势力就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种族聚居区。
(四)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厂;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1)城市化
(2)占用大量耕地 工业污染向农村扩展
(3)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种植水稻需水量太多
(4)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等副食品生产
(5)交通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混乱
(6)化工 化工厂位于河流上游,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化工厂对大气也有污染,且它位于城市的西北部,冬季会对城区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城市化及工业布局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工业污染也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该地区位于华北,而该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农作物改种需水少的小麦、玉米。?
随着城市的发展,郊区农业应以单位面积产值高,适应城市居民需要的花卉、蔬菜、乳肉禽蛋等为主。
据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交通由原来的水运、公路发展为现在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城区面积不断扩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紧张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军事和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很弱
B、交通条件从古到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C、自然资源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
D、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部分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4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14—17题。

小题1: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小题2: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河流
D.矿产和交通
小题3: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沿线河网密布
B.沿线冰川广布
C.沿线地势起伏大
D.沿线多沙漠
小题4:城市①和④的气候差异是
A.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高,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多
B.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高,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少
C.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低,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多
D.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低,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①处位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交汇处,等级最高,③处只有国道经过,等级最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北部地区城市密集,主要是沿河谷分布,所以主要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③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沿线地势起伏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①位于北方地区,④位于南方地区,所以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低,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