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49:41
1、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0°东侧为东经度,西侧为西经度
B.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D.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经度定义,180°东侧为西经度,西侧为东经度,A错。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B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C对。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D错。
考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地震波的特征,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某地9月27日——10月2日的气象资料。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6天中,白天大气辐射最强的是( )
A.27日
B.28日
C.29日
D.30日
【小题2】与30日相比,29日(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更强
B.大气逆辐射更弱
C.地面辐射更弱
D.大气辐射更弱
【小题3】这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中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北极极昼范围缩短
C.美国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D.当地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6天中,该地28日最高气温最高,说明该日白天大气辐射最强。
【小题2】29日为阵雨天气,云层较厚,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更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较强,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均较强;该日夜间温度高于30日,说明地面辐射更强。
【小题3】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以南某纬线上且向南移动,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逐渐减小,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美国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发电
B.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
C.潮汐现象
D.煤炭、石油资源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热发电来自地球内能;两极地区的极光是由于太阳活动形成的;潮汐现象是由于天体引力而形成的;煤炭、石油资源是历史时期的生物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合成生物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1分)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90°,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
(3)A、B、C、D四点中,此时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
(4)这一天,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
(5)三个月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6)图中的晨昏线属于 (晨线或昏线)
(7)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B为 点,D为 点;A地夜长为______小时 。
(8)此日后数日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参考答案:(共11分,每空1分)
(1)冬至 (23°26′S,30°W)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昼夜半球示意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10分)
(1) 甲图为 月 日(1分)前后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日或远日)点附近。
(2)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是 。
(3) 丙图节气为北半球的 ,AB线是 (晨或昏)线,此时C点的时刻
为 点。
(4) 在上述三幅图中,洋浦昼长时间按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 。(填写代号)
参考答案:(1)6.22(1分) 远日(1分)
(2)赤道(1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
(3)冬至(1分) 昏(1分) 12点(1分)
(4)甲(1分) 乙(1分) 丙(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7月初)。(2)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丙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由昼半球即将转变为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图示C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地方时12时。(4)夏至日为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冬至日为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