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9 06:45: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二 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量资料。

月份
气温/℃
降水量/mm
月份
气温/℃
降水量/mm
1
-1.6
77
7
24.0
89
2
-0.5
58
8
23.2
77
3
3.8
87
9
19.2
82
4
10.4
95
10
13.0
67
5
16.3
101
11
4.9
78
6
21.7
117
12
-0.5
68
(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6分)
(2)依据材料二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12分)


参考答案:
(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年温差向南突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
(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 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城市②。


本题解析:
(1)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全年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小题1】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沿106.5°E我国地形区①为黄土高原,过秦岭,至②为四川盆地,向南为③云贵高原,故B正确。
【小题2】③地形区为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水量大,形成典型的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有大量的溶洞、地下河等,地表形态崎岖,故B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是形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容的是我国黄土高原被流水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考点:区域中国地理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山区局部平地称为“坪”,图中最可能位于“坪”的村落是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小题2】连接各村与M乡的公路,高差最大的是
A.①村—M乡
B.②村—M乡
C.③村—M乡
D.④村—M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平地就是地势起伏小,在地形图上表现为等高线稀疏,图中4个村中③村附近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较平坦。故选C。
【小题2】公路起伏最大也就是沿线高差较大,在地形图上体现为公路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多,观察图中M乡与各村之间的公路,发现M乡与②村之间的公路跨越的等高线最多。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等高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东北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地点陡崖的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2.图4中,甲、乙、丙、丁四地点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388米
B.788米
C.688米
D.488米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图中,陡崖底部的海拔高度低于相互重合的几条等高线中数值(高度)最小的那条等高线上的数值,但是肯定高于该数值减去等高距,故D答案正确。
2.形成瀑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陡崖和河流。甲处虽为陡崖,但为山脊,没有河流流经;乙处位于山谷,且是陡崖,最有可能形成瀑布,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应用、陡崖的计算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乙图的4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把甲乙丙丁的比例尺都换算成数学式,则甲为1/200000,乙为1/100000,丙为1/500000,丁为1/50000。坡度的陡缓取决于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图中四地垂直距离相等,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陡;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图中四地实际距离最小为丁,故 丁坡最陡。
【小题2】地势的高低取决于等高线值的大小,图中未给出,故A错;区域面积等于图中长乘以宽,而图中实际长和宽最大为丙,故面积最大为丙,故B错;比例尺越大实际面积越小,内容越详细,故丁最详细,C对;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1/2,故D错。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