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42:42
1、单选题 在新疆大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③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④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⑤白天大气的吸收强
A.①⑤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共10分)
(1)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山和?山,跨越长江上游河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市将成为后勤保障基地。
(2)青藏铁路建设中最大的自然障碍是(?)
A.高原冻土
B.风沙危害
C.低压缺氧
D.水土流失
(3)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2分);怎样解决该问题:?(2分)。
(4)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2分)
参考答案:(1)昆仑山;唐古拉山;格尔木
(2)A
(3)无序截水,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浪费严重(2分);从附近湖泊调水注入塔里木河下游
(2分)
(4)使一部分牧民从事服务业,减轻了草原的畜牧业负担,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铁路建
成后,可以将西北丰富的石油和煤运入,改变西藏的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场,
保护了生态环境。(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结合图示的山脉分布,青藏铁路穿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青藏铁路新建路段的起点为格尔木。(2)青藏铁路建设中的最大技术难题为高寒地区,冻土广布。(3)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主要受河流上游过度用水的影响。治理措施应从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和跨流域调水等方面综合分析。(4)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主要从青藏铁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轮廓、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进而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铁路建设的影响等内容综合分析。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限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故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故C项错误;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属于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B项错误;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属于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A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基本地貌特征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滩涂→盐荒地→旱地
F.盐荒地→滩涂→旱地
G.旱地→盐荒地→滩涂
H.林草地→旱地→滩涂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该三角洲的土地特征是盐荒地比重大,所以是黄河三角洲,由于地势低平,海水倒灌造成的。
2.由于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推进,所以一部分滩涂会逐渐变为盐荒地,经过改造变为旱地,这里说的是“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不是说“土地类型由内陆到海滩的分布趋势”,是指同一片土地由滩涂向盐荒地、然后是旱地的转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我国西部地区的范围包括12个省市区:新、青、甘、宁、陕、川、滇、黔、藏、渝、桂、内蒙古。面积约685 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 2000年末,西部地区人口约3.78亿,约占全国的30%。这个地区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约占全国的91%。据此回答(1)——(2)题。
(1)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 A、 地势起伏极端,多地质灾害
? B、 生物种属繁多,植被覆盖良好
? C、 温差变化大,为大陆性气候区
? D、河流径流量变化小,内流河广布
(2)大西北地区以交通为依托发展陆上边境贸易,最为便利的省区是
[? ]
? A、甘肃和陕西
? B、新疆和内蒙古
? C、青海和西藏
? D、云南和广西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