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38:53
1、综合题 (21分)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填所选字母)。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填所选字母)。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a、有利方面:?
b、不利方面:?
参考答案:
(1)人口老龄化(2分)? B(2分)?
(2)B(1分)?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分 )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2分)(合理即给分)
(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8分)不利: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4分)
本题解析:
(1)从材料: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反映出我国近年来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A、C选项为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现象;出生率变化不大,老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那么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B项正确;虽然国家的福利负担加重,但GDP总量也大幅度上升,所以人均GDP不会明显下降,D错。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总体上增长,但是增长曲线是波动的,并非始终和持续高增长;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还没有完成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综上所述,B项正确。
(3)根据所学知识: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此人口流动方向从落后地区(农村,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地区和城市发展不平衡,才会引发人口流动。
(4)有利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劳动力、城市化水平和就业方面;不利方面主要包括交通、住房、社会秩序和就业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4年春节刚过,珠三角大大小小的工厂开始通过店面、网络等途径以高薪多休等待遇招聘员工,争夺劳动力。2013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300万人,形成“民工荒,店主慌”的现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大量民工涌入广东,主要原因是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民工迁出地交通拥挤,住房过于紧张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小题2:近年来,出现原在沿海工作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从长远来看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大量民工涌入广东,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水平高,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A对。民工迁出地主要是农村,没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问题,B错。广东自然资源缺乏,自然灾害较多,C错。民工迁出地工业少,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污染少,D错。
小题2:原在沿海工作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将经验技术带回家乡,有利于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交流。返乡就业,外出人口少了,春运客运量减少,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C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某国近200年来的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排序符合该国人口增长阶段特征规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小题2:下列叙述符合该国人口特征的是
A.②阶段总人口最多
B.③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C.①②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
D.③④阶段之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生率逐渐下降。故选B项。
小题2:①阶段人口出生率依然大于死亡率,故人口始终在增长;故A错误。③阶段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明显,故人口增长明显;B项错误。D项③④阶段之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的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0年后环境人口容量继续增大
B.2012年左右社会负担达到最大
C.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时增加
D.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抚养比提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目前我国总人口约为13亿,今后人口还在缓慢增加,过了人口高峰后,人口总量会有所下降,得到①为我国总人口数量变化曲线;根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情况与总人口变化的情况基本一致,得到③是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曲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人口抚养比会增加,因此②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
小题2:此图并未表示出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A选项错误;从图中看2012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比较低,说明2012年左右我国的社会负担比较小,以后随着人口抚养比的提高,社会负担将不断加重,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并非同时增加,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劳动力总数下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总人口下降的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某发达国家从业人口构成表,完成25~26题。
小题1:关于1988—2008年该国就业人口岗位的描述及预测,正确的是
A.白领(脑力劳动者)增多,蓝领(体力劳动者为主)减少
B.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说明该国第一产业发达
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说明该国第二产业不发达
D.生产、手工艺及维修从业人口减少,说明该国第三产业不发达
小题2:上表说明该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A.工业的蓬勃兴起
B.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C.第三产业的持续走强
D.农业和采矿业强势发展
参考答案:小题1:AB
小题1: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直接从图示的表格信息分析,经理及管理、专业、技术和市场销售等人口就业比重上升,而农业、生产、手工艺及维修等人口就业比重下降,故A正确;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不能反映农业发达,B错误;从事服务业人口增加,反映第三产业发展迅速,C错误。
小题2:材料中经理及管理、专业、技术等人口就业比重上升,反映科技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而市场销售、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表格资源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