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38:32
1、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E.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F.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G.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H.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及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A
B.B
C.C
D.D
E.大风降温阴雨
F.连续性降水
G.秋高气爽
H.炎热干燥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等压线图上画出正确的风向:(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图示为北半球,答案选C。
2.天气系统①自内向外数值增大,是气旋,过境时,中心气流上升,常出现的天气是大风降温阴雨,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出 
A.飞机顺风飞行
B.飞机逆风飞行
C.飞机在西北风中飞行
D.风从南侧吹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高空大气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是沿着平行于等压线的方向运动的。由图示可知高压在右,低压在左,风是自东向西吹的。飞机的飞行方向与风向一致。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冬季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冰岛低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冬季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阿留申低压。
考点:本题考查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型试题,学生掌握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即可轻松作答。冬季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夏季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科学家曾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扩大到南美洲南端,读图回答下题。
1.流经图中M处的洋流是2.图中N处沙漠的形成原因是3.N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属于
A.本格拉寒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那利寒流
E.沿岸有寒流经过
F.地处山脉的背风坡
G.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H.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
I.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G.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异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判断,M位于南美洲西部,为秘鲁寒流。
2.图示N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少,而形成沙漠。
3.结合上题分析,由于地形因素导致的自然带的非规律性分布,属于非地带性分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