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35:41
1、单选题 读图1,回答问题。
小题1:A、B、C三点都位于300N,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自转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小题2:E、F、G、C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E.? B.F.?C.G.? D.C.
小题3:A、B、C、D四个地区,一年中太阳辐射及日照时数最少的是(? )
A. A? B.B?C. C ? D.D
小题4:12月1日,E、F、G、C四点中,昼长最长的是
A.E. ? B.F.?C.G. ? D.C.
小题5:如果E的纬度为220N,那么一年中E点正午太阳高度达890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综合分析。
小题1:经度相同的地方,才地方时相同。故A、B、C在同一纬线的三地,故可能地方时相同。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小题3:图示B位于四川盆地,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的地区。
小题4:12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长越长,故E地昼长最长。
小题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E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9°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N或21°N,故一年中有四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1~12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
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
C.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
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
小题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A.a→b→c→d
B.d→c→b→a
C.c→d→b→a
D.d→a→c→b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d点位于南极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其余各地的角速度相等。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小,b点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南白昼时间越长,d点出现极昼现象,a点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 液态水的产生
c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 适宜的温度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A.a—① b—③c--②d—④
B.a—③b--④c—①d—②
C.a—② b--④c—①d—③
D.a—③b—①c—④d—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是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朦朦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逆辐射作用
D.反射作用
小题2:当漠河出现白夜时
A.AB弧为晨线的一段
B.AC弧上各地时间均为6∶00
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所谓白夜,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在高纬度地区,有时出现的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即题中“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出现白夜的地区从纬度48°34′起,纬度越高白夜出现的时期越长,天空也越亮。到了北极圈(66°34′)以后,就成为极昼。而这种天还没黑就出现黎明的现象正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使得空中隐有光亮。因此B项正确。
小题2:我国漠河出现白夜时,正是接近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国各地昼长夜短。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秋分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是在北方,自己的影子也总是在北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分太阳落于地平面以下为止,这个人的位置在图中的?点(?)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太阳在北方,而日影也在北方,判断当地位于南极点,故选丙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