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19 06:33: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l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关于P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东北信风
B.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
C.此时正值日出
D.此日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
小题1:AD?
小题2:C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球自转,故实验只能演示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问题。四季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运动物体的偏向必须是地表运动物体才产生偏向。故选AD。
小题2: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点位于晨线上,故此时正值日出。图示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P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达当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日当地昼长夜短。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需结合情景明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便迎刃而解了。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实验过程判读地球运动形式,并结合图示的晨昏线分布判读晨线与昏线的差异。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以演示昼夜的更替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地(30°E,20°N)的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20°N位于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故判断位于热带。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五带划分的一般依据:有无太阳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完成以下活动。(10分)

⑴ 此时A点地方时为?点,A点日出方位为?。B点日落时刻是?点。
⑵ 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 C与D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白昼更长的是?
⑷ 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⑸左图所示季节,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参考答案:⑴15点:东北:21点?
⑵夏至
⑶ D,D,C。
⑷①,慢?
⑸高温多雨


本题解析:从日照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极圈内有极昼产生,日期应该是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日出东偏,日落西偏北。再根据日照图中的经纬分布的规律可以判定A的经度为东经900,其地方时为15点,B的地方时为21点,且B正处在昏线上。C在北极圈上,D在赤道上,根据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可知,纬度越低,其线速度越大。所以D的线速度较C大。这一天C与直射点(北回归线)的纬度差=66034′-23026′=43008′,而D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3026′,所以D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C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根据地轴倾斜的方向及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可知右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及秋分日。因为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正处在绕公转的远日点附近,所以其公转速度应该较快,并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夏至日,西安(温带季风气候)正值高温多雨时期,
点评:本题通过对北半球夏至日的日照图及地球绕日公转图的判读,考查了考生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日出与日落方位的判定、正午太阳度的计算、地球自线速度大小的比较,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地球绕日公转运动的规律等众多知识点的考查,试题涉及到知识点多,面广,对于高一的考生来说时空的想像难度较大,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中高等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莱日(晴天)建筑各朝向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是? (? )
A.105°E
B.131°E
C.135°E
D.120°W
小题2: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该日最可能是(? )
A.4月5日
B.6月8日
C.9月10日
D.10月1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次日有太阳辐射的时间大于12小时,所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该地正午北京时间大约为13:00,而正午地方时为12:00,所以本地经度位于120°E西方15°,为105°E,所以选择A。
小题2:太阳日出东北,所以东墙和北墙最先接受到太阳辐射,日出后,北墙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较少,而东墙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正午时南墙获得太阳辐射最多,下午西墙获得的太阳辐射开始增多,所以判断①为东墙,②为西墙,③为南墙,④为北墙。所以选择D选项。
小题3:该地区白昼时间大约为13小时,所以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北半球。此地纬度较低,白昼时长大于12小时有1小时之多,所以直射点应接近北回归线,所以选择B选项可能为6月8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A.全国昼夜长短状况一样
B.昼长大于夜长
C.昼长小于夜长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南移动,我国位于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并且昼将不断变短。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