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32:38
1、单选题 读极地俯视图,此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回答问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N,0°
B.20°N,0°
C.20°N,180°
D.10°N,180°
小题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处于极夜时期
B.我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
C.至日本的油轮在斯里兰卡南部顺风顺水
D.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是小麦收获季节
小题3: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由于此时全球为同一天判断,180°经线为0时,曲线ABC的太阳高度为0°即为晨昏线,晨昏线180°一侧为夜半球。故70°N以内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的纬线为20°N;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即正午12时的经线,根据180°为0时,计算得12时所在经线为0°经线。
小题1:图示,太阳直射20°N,故为北半球的夏季,A项北极地区出现极昼;错误。B项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错误。C项此时南亚盛行西南风,故海水自西向东流,至日本的邮轮经过北印度洋则顺风顺水;正确。D项此时南半球为冬季,澳大利亚的小麦为生长期;错误。
小题1:国际标准时间及0时区的区时,根据180°为0时,计算0时区为12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温线分布与纬线不平行,所以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因素,①错。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海陆分布是主要因素,②对。图中闭合的等温线,说明是地形因素影响,③对。副热带高压影响,等温线会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④错。所以B对。
小题2:此图是七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说明北半球是夏季。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D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先变大,后变小,A错。由南向北,雨季变短,降水量减小,河流汛期逐渐变短,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示意图(北半球为例),据图示信息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每小时2.图示情况下600N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每小时3.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其自转线速度
A.300
B.250
C.200
D.150
E.837千米/小时
F.1447千米/小时
G.1670千米/小时
H.0千米/小时
I.由赤道向高纬递减
G.各地点都一样
南北半球存在差异
因经度而变化
参考答案:1. D
2. A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
1.地球自转每天自转角度360°,故计算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
2.由于60°纬线长是赤道的一半,故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上的一半,约837KM/小时。
3.由于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①23时56分4秒 ②24小时 ③一个太阳日 ④一个恒星日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HI代表赤道,MN代表晨昏线,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
B、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C、未来太阳直射点可能北移,也可能南移
D、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2、若HI代表黄道,MN代表地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带范围将变大
B、寒带气温年较差将增大
C、极昼、极夜范围将变大
D、温带范围将变大
3、如果扇形NOI是3月21日,O为北极点,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①3月20日0时40分 ②3月21日0时40分 ③3月21日1时20分 ④3月22日15时20分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