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06:26:17
1、综合题 读图及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美国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说明A处有雨林分布的原因。
(2)图中B地降水量比C地明显偏多,请说明原因。
(3)请解释D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
(4)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
参考答案:
(1)(4分)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1分);东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1分); 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沛(或全年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抬升,东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水热条件能满足温带雨雨林生长)(2分)
(2)(2分)B、C两地处于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1分)。B 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1分),降水比C地多(或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比B地少)
(3)(2分)该海域有涌升流,使海水底部营养盐类上泛至海洋表层,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2分)
(4)(3分)沉积岩(1分) 板块碰撞,地壳上升(1分);流水侵蚀(1分)。
本题解析:
(1)图中A处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因处在40°N至60°N的纬度范围内,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且处在迎风坡,降水丰沛,因此该地水热条件好,能满足雨林生长。
(2)据图可知:B、C 两地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都受西风影响,只是因为纬度不同的的原因导致受西风影响时间的长短不一,造成冬季降水多少的差异。
(3)D附近海域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成因为上升补偿流,使海水底部养分上泛至海洋表层,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地岩石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都有,属于沉积岩;沉积岩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化石,二是有层理结构。峡谷的成因可从内力的抬升作用和外力的侵蚀作用两方面来分析。
考点:气候、洋流、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③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④分别是东亚地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其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是南亚地区的冬季风,此时,在强大的亚洲高压控制下,该地盛行东北风,其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是南亚地区夏季风,是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所形成的;⑤是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夏季风,是该地夏季时东北信风带南移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的;⑥是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冬季风,此时澳大利亚大陆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在西北部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风。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月份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判断,此季节
A.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B.③地吹东北风
C.④地吹西北风
D.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根据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判断①处气温低于②处;根据风向的画法,判断③处吹东北风,④处吹西北风。
考点:北半球近地面的气压中心以及风向的画法。
点评:综合类考察,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
(2)A层是__________层,B层是__________层。
(3)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因为 ;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原因是 。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___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___层,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在图中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__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________层中运行。(填字母)
参考答案:
(1)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大气运动状况
(2)对流 平流
(3)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该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4)A B B C C
本题解析:
(1)在大气层中,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大气的运动状况均出现明显变化,这是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2)从图中可以看出,A层为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下层,一般位于17千米以内,为对流层;B层大约位于对流层顶到地面以上平均约55千米的高度,为平流层。
(3)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升温,因此,离地面越高,对流层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这也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而平流层离地面远,其温度变化受地面影响小,在平流层的上部有一个臭氧层,可吸收大气的紫外线,从而使平流层大气升温,因此,平流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
(4)因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即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因此地面大气易膨胀上升,而高空大气冷却下沉,从而形成大气的对流运动;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稳定,适宜飞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影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人造卫星一般位于高层大气中。
考点:大气垂直分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雪卷”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冬季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以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关于雪卷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在0~1℃的气温
B.降落几层较厚的新雪
C.持续不断的大风
D.略带一点坡度的地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雪卷只有在平地或覆盖一层冰雪的丘陵开阔地才能形成。另外,地上还得飘落更多雪花,气温应该保持在零度或稍高于零度——零摄氏度到1摄氏度之间。所以A、B、D正确。强风可以吹起大团雪并令其不停翻滚,但不是雪卷形成的条件,C不正确,选C。
考点:奇特自然现象的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