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七)

时间:2019-12-19 06:25: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图13为蓬 莱19-3油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溢油事故发生初期,河北、辽宁沿海地带受溢油污染相对较重,其成因主 要有__▲__。
(2)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__▲__,治理措施有__▲__。


参考答案:10分)
(1)盛行偏南风;洋流(2分)
(2)破坏海洋生态;污染海洋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海洋渔业减产;沿海旅游业受损(5分)
收集;围拦;分散;沉降;燃烧;吸附;加强污染源控制;依法规范开发者行为(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扩散。根据溢油事故发生时间为6月4日,为夏季,盛行偏南风,污染物随着风向和洋流向北扩散到河北和辽宁沿海地区。
(2)本题考查石油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破坏海洋生态;污染海洋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海洋渔业减产;沿海旅游业受损。治理措施有收集;围拦;分散;沉降;燃烧;吸附;加强污染源控制;依法规范开发者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沿海石油工业
B.海上运输
C.海上采油
D.核电站排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南太平洋海域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会像跷跷板一样地摆动震荡,因它发生在南半球而称为“南方震荡”。将南方震荡指数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作比较,发现相关性非常高,如图9所示。

(1)说出南方震荡指数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6分)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时,分析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及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气候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南方震荡指数为负值时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3分),南方震荡指数为正值
时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3分)。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一1时,太平洋东部的温度升高,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
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减弱(3分)..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3分);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地理。
(1)结合图示反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和南方震荡指数呈反比,即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高时,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方震荡指数为负值;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低时,即出现拉尼娜现象时,南方震荡指数为正值。
(2)但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即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为正值,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借鉴厄尔尼诺现象对沃克环流的影响及对太平洋东西部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有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②大面积围海造田③核电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④沿海地区农民喷洒农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