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7:14: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3题。

小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多洪水的原因:
A.过度垦殖,滥伐森林
B.冬春季节降水多
C.航运发达
D.下游为平原,排水不畅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C.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C.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D.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导致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降水、地形等方面分析。与之无关的是航运。选择C项。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选择A项。
小题3:本题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稳定的能源供给。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通过对图甲、图乙和有关材料的分析,完成下列探究题。

材料: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
小题1:探究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
结论:________与________(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小题2:探究塔里木盆地中的城市分布规律及原因。
分布规律: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__(边缘或内部)的绿洲。
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绿洲地区________资源较为丰富,这种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
小题3:探究荒漠化最容易发生的区域及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结论:________地区最容易发生荒漠化。
原因:该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山地?盆地
小题2:边缘?水?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3:绿洲边缘?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新疆地形分布图判断: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是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小题2:根据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判断:塔里木盆地中的城市分布规律是: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绿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这种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荒漠化最容易发生的区域是绿洲边缘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点评: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2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2分)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2分)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2分)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35


参考答案:
小题1:10(2分)? 8(2分)?毁林开荒 (2分)
小题2:减少了(2分)
小题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任答2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耕地增加比重=增加面积/原始总面积,即0.4/4*100%。森林覆盖率从18%变为10%,即减少了8%。
小题2:人均耕地=耕地总面积/总人口,计算可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小题3:根据表格材料反映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相关的计算和转化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劳动力充足?②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消除环境污染?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建设坑口电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和德国鲁尔区,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市场广阔和煤炭资源丰富,故本小题选②④。
小题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建设坑口电站,延长产业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比分析我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和德国鲁尔区能源基地建设的异同点,山西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方面主要是借助资源优势向外输煤和输电,另外山西省工业发展还有三条产业链是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