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14:24
1、综合题 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A?,B?(度数),
C?(度数),D?平面,E?平面。(5分)
(2)角度C叫?,可表示?运动与?运动的关系。(3分)
(3)该图表明了地球的空间形态。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和?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导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3分)
(4)当太阳光从E侧直射地球时,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此时直射?半球。(2分)
参考答案:(1)北极星? 66°34′? 23°26′?赤道?黄道(5分)
(2)黄赤交角?自转?公转 (3分)
(3)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3分)
(4)垂直?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和黄赤交角。(1)图示A表示地轴北极指向的北极星。B表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C表示黄赤交角,为23.5°.D表示与地轴相垂直的赤道面。E表示地球公转的黄道面。(2)角度C表示黄赤交角,可表示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之间的关系。(3)图示表示在公转运动中地轴是倾斜的,黄道面与赤道面成23.5°的交角,即黄赤交角的大小,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4)图示当太阳从E侧直射地球,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北极看,地球顺时针旋转
B.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5°/小时
D.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地方都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北极看,地球逆时针旋转;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地方都相等,为15°/小时。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图中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5°。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2分)
(2)此时甲地地方时是?点,北京时间是?点,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小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区到东12区。(4分)
(3)该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是?。若极地附近的极昼范围扩大,则上海昼夜长短的变化为?。(3分)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甲地的人们还需要等待约?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一轮圆月。(1分)
参考答案:
(1)南纬15°,东经30°(2分)
(2)6? 18? 13?西十(4分)
(3)44度?南纬75度及其以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3分)
(4)12(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左侧是黑夜、右侧是白天确定通过甲、乙的是晨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因此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纬15°纬线上。图中标注经度自西向东减小,标注的是西经,得到甲的经度为西经60°,甲点在赤道上,赤道上终年昼夜长短相等,地方时是6点日出,东经30°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点,就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2)甲地地处赤道,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比甲地早12个小时,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18点;乙地在西经67.5°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说明乙地5点30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就应该是18点30分,昼长就应该为13个小时。北京时间是18点,西十区时间是0点,此时西十区至东十二区处于同一天。
(3)该日太阳直射在南纬15°经线上,上海大致在北纬31°,两者相差46°,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就是90°-46°=44°。太阳直射在南纬15°经线上,北纬75°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南纬75°以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若极地附近极昼范围扩大,说明太阳直射点还在向南移动,南半球的白昼继续变长,上海地处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变化情况相反,故上海的昼变短,夜变长。
(4)农历十五,整个晚上都可以看到月亮,18点月亮在东方地平线升起,早上6点在西方地平线上落下,甲地目前为6点,所以再过12个小时看到东边升起一轮圆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
B.夹角度数永远不变?
C.随公转有规律的增大或减小?
D.赤道面和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因纽特人告别冬季、迎接春天到来的“春节”在
A.12月25日
B.1月1日
C.3月最后一个周末
D.6月第一个周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纽特人是位于北极圈地区的人,冬季漫长,春天到来晚,结合四个选项中时间,可知因纽特人告别冬季、迎接春天到来的“春节”在3月最后一个周末。解题关键是明白因纽特人是位于北极圈地区的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