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7:12: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3题。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防护林工程。①表示三北防护林,故主要的作用是防风固沙;②表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的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表示海防林,故主要的作用是抵御海风、台风、海浪的侵袭;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自然原因主要表现在过渡性方面,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进一步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和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原因的认识。另外本题还可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其过渡性的表现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3)?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答案:(1)深居内陆
(2)过度放牧、垦殖;三北防护林
(3)干旱?荒漠
(4)荒漠草原?荒漠?递减
(5)B
(6)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注意自然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角度分析;我国实施的覆盖西北地区的主要防护林工程为三北防护林。
(3)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故气候干旱是当地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干旱环境下的只有自然景观为草原、荒漠。
(4)由于内部水分条件从东向西递减,故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5)材料反映了西北地区恢复植被的措施,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是某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下图是该流域三种区位因素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区位条件优越性增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小题1: 与1980年相比,2010年该流域?
A.河流区位优势增强
B.气候区位优势降低
C.地形区位优势降低
D.各区位因素不变
小题2:关于该流域开发方向,最可能的是
A.大力实行梯级开发
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C.大力发展有色冶金
D.大力发展铁路运输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三种区位因素示意图判断,河流区位优势增强,A对。气候区位优势也增强,B错。地形区位优势增加的少,但也是增强,C错。各区位因素均有变化,D错。
小题2:图中不能显示河流的落差大小,无法判断可以实行梯级开发,A错。该地气候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减少,适宜大力发展立体农业,B对。题目缺少资源条件,无法判断是否适宜大力发展有色冶金,C错。 该地的地形条件优势不明显,不适合大力发展铁路运输,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