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11:20
1、综合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12分)
(1)荒漠化地区的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特征。写出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呈现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8分)
(2)汉代以来,A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迁移
C.游牧式的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3)图中A—D四地中位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是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2分)
(1)干旱?①?降水量?②?植被?③草场载畜量(8分)
(2)A?(2分)?
(3)A? (2分)
本题解析:
(1)荒漠化地区的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能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呈现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①降水量②植被③草场载畜量。
(2)因为土地的荒漠化,上游用水量增加,下游水量减少,所以汉代以来,A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根据图中四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图中A—D四地中位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是A。
点评: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机械地迁徒,逃避自然的惩罚,尽管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只是有了一些科学的萌芽。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A.滑坡、泥石流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空洞
D.荒漠化、水土流失
E.土壤污染
F.盐碱化
G.公害病
H.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1. AD
2. 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图中箭头a表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环境可能通过滑坡、泥石流、荒漠化、水土流失来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2.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则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公害病等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1)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4)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是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属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酸雨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植树种草属于人类作用于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合和谐论思想的是
①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应该在遵循、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
? 自然环境
③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主宰,人定胜天
④可持续发展是人地伙伴论的最终目标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3.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E.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F.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G.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H.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I.实行末端治理
G.实行分散治理
控制污染物浓度
推行清洁生产
参考答案:1. D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两图的经济发展特征可判断,图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图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正确。
2.不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故C项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3.推广清洁生产利于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注意保护环境,故D项措施最佳。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异,并能结合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