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7:33
1、单选题 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小题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材料所述,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7月河面宽,说明7月份河流水量大,水循环比较活跃,A错。图示区有纬线表示图示区在南半球,7月份水量大,1月份水量小,即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降水多,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降水少,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B错。结合前面分析,1月份水量小,输送的泥沙少,7月份水量大,输送的泥沙多。C对。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
小题2:根据河流凸岸、凹岸理论,在河流凸岸泥沙堆积,河流的凹岸受流水侵蚀强,所以图中四地堆积作用显著的是甲、丁。根据河流宽度,分析丁处河道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甲地的沉积较少,丁地的沉积较多,所以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丁地,选项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形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存在
B.太阳回归运动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因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总是斜着身子,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导致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存在。所以才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移动范围与黄赤交角度数相等,也就是说,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没有了黄赤交角 ,就没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A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a为晨昏线,c为经线,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c两线重叠,为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分;直射点在赤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O°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2.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所在方格
F.②所在方格
G.③所在方格
H.④所在方格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判断两地经度距离时,取近不取远,即读劣弧,不读优弧;
2.判断面积大小时,要注意比较纬度高低,低纬地区经度1°间距较长,越向两极越短。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________,南极圈上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赤道上的夜长是________小时。
(3)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在________和________点(字母)。
(4)北极圈内的极昼时间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时间_______(长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均是逆时针
(2)12月22日? 24? 12
(3)B? D
(4)长?在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慢,使得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南半球的夏半年长7天(前者为186天,后者为179天)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及其意义的理解。要求熟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同时对于公转轨道中地球所处位置的时间要记住。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也要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