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7:07: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材料一: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
? 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美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
? 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材料二: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紧张;工业革命的
? 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是的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
? 使用成为可能。
(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
? 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
? 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工矿业、城市众多,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①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④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⑤缓解城市中心衰落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汉堡晚报》网站2011年3月16日报道,2010年全球共产钢14.1亿吨,较2009年增长16.8%。2010年中国以绝对优势稳居世界第一产钢国,产量近6.3亿吨,占全球钢产量44.3%。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大,产能高达6.6亿吨,国内市场需求仅为4.7亿吨。下图为中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针对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变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技术革新,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②建立铁矿石储备机制与储备基地
③加大投资,鼓励低品位矿的开采④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拓展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应是
A.钢铁产业集中西移
B.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C.推进城市钢铁搬迁
D.到海外大量投资建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小题1:我国目前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所以应采取措施降低对外依存度,所采取的方法可以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使用矿产资源,或是加大本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同时还可以建立铁矿石储备机制,保障中国铁矿石供应安全。而扩大进口量会相应的增加对外依存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①②③。
小题2:针对我国目前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铁矿石总量大,同时国内钢铁需求量饱和,需寻求国际市场,所以钢铁工业应布局在海港附近,有利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出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32分)
材料一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及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当前,以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为电源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主要汽车产业基地及零部件厂集中省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汽车生产的分布特点。(6分)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发展汽车生产的优势与不足。(16分)
(3)你是否赞同我国大规模发展材料一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并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我国汽车生产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东部大城市,中西部地区较少;汽车零部件厂集中于汽车生产基地附近。
(2)优势:汽车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生产协作关系较好;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资助研发能力弱;知名自主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能源(交通、环保)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存在矛盾。
(3)赞同:新能源汽车污染小,利于保护环境;起步晚,同类市场竞争较小;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市场前景好;国家政策扶持。
或不赞同: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较高;新建配套充电设施成本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新型车品质难以保证;电池寿命短,回收利用率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能源汽车大众认可度低、市场份额小。


本题解析:
(1)注意回答时要先总述、后分论。
(2)汽车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影响。
(3)题,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即可,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10年初,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集团对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品牌研发、生产、销售完成并购协议。下图是“吉利汽车部分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吉利汽车在国内厂址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
(2)简述这次并购对吉利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
(3)并购后,吉利集团保留了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哥德堡的研发和部分生产机构,这样的安排有何地理意义?
(4)简述我国发展汽车产业带来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1)接近钢铁、石化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潜力大;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完成并购有利于节省资金;利于将沃尔沃轿车公司的研发人才和先进生产技术植入吉利汽车生产,使产品升级;利用沃尔沃品牌轿车占领中国高档小汽车市场;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吉利汽车可以借助沃尔沃品牌进入欧洲市场;靠近世界高档汽车市场与研发中心,可以获得市场和研发的最新信息;市场距离近,降低运费成本;研发与生产结合有利于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4)汽车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它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升级;汽车产业是综合型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


本题解析:
(1)从吉利汽车部分生产基地分布图分析,接近钢铁、石化工业基地;都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区,人口众多,汽车的销售市场广阔;都属于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利用原料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2)从国际背景分析,并购时全球正处于金融危机,那么有利于节省资金;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对它的并购可以使沃尔沃轿车公司的研发人才和先进生产技术植入吉利汽车生产,使产品升级;可以借助沃尔沃品牌轿车,获取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效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并购后,联系其品牌效应和从欧洲的位置图去分析。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哥德堡保留研发和部分生产机构,有利于吉利汽车借助品牌进入欧洲市场;借助沃尔沃轿车的研发中心,及时获得世界最先进的汽车信息;可以使轿车直接进入欧洲市场,降低运输费用;研发中心与汽车生产结合可以使新的研发技术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缩短生产的周期。
(4)联系汽车生产的特点去分析其经济意义。汽车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所以汽车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升级;汽车产业是综合型产业,需要的零部件多,所涉及的企业部门较多,有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汽车的运行需要便利的交通路线,所以可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