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5:30
1、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区沙漠化的原因是?(4分)?
(2)近年来A周边地区沙尘暴频繁出现,对此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2分)?
(3)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A地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是基本条件,大风频繁是动力条件,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是物质基础。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2)沙尘暴防治的措施: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退耕还草,植树种草等。
(3)B地区工业发达,有色金属的冶炼,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容易形成酸雨。
酸雨治理措施: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可以变废气再利用,二氧化硫回收利用制成硫酸。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此行为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的
A.生物循环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强调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符合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特点是
A.南方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面积更大
B.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
C.东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集中连片
D.最大累积沉降量自北向南递减
小题2:有关地面沉降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基岩和土层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
B.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C.高层建筑物建设时地基不牢是造成沉降的重要原因
D.城市之间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具有关联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渤海周边和长三角地区,故只有B项正确。
小题2: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大致了地下水漏斗区,而逐渐形成地面下沉,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有效信息,并掌握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本题还可结合地面下沉的治理措施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走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参考答案:
(1) 物质和能量 (2分)?废弃物(2分)
(2)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 (2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2分)
(3)可持续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但垃圾发电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