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7:05: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区沙漠化的原因是?(4分)?
(2)近年来A周边地区沙尘暴频繁出现,对此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2分)?
(3)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A地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是基本条件,大风频繁是动力条件,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是物质基础。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2)沙尘暴防治的措施: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退耕还草,植树种草等。
(3)B地区工业发达,有色金属的冶炼,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容易形成酸雨。
酸雨治理措施: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可以变废气再利用,二氧化硫回收利用制成硫酸。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此行为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的
A.生物循环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强调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符合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特点是
A.南方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面积更大
B.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
C.东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集中连片
D.最大累积沉降量自北向南递减
小题2:有关地面沉降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基岩和土层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
B.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C.高层建筑物建设时地基不牢是造成沉降的重要原因
D.城市之间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具有关联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渤海周边和长三角地区,故只有B项正确。
小题2: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大致了地下水漏斗区,而逐渐形成地面下沉,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有效信息,并掌握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本题还可结合地面下沉的治理措施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走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参考答案:
(1) 物质和能量 (2分)?废弃物(2分)
(2)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 (2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2分)
(3)可持续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但垃圾发电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