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4:49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粮食作物,它是(?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椰子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向该地区。该地区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是(? )
A.技术力量雄厚
B.劳工成本低廉
C.发达的物流业
D.能源矿产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工农业生产。
小题1: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中南半岛,故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图示阴影部分位于中南半岛沿海和河流沿岸平原,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
小题3:我国珠三角迁出的主要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而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人口密度大,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德国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是
A 汉堡? B 柏林? C慕尼黑? D鲁尔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右下角区域是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简要分析优势的气候条件。
(2)图中河流②南北跨纬度约15°,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
(3)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目前④湖泊水量和盐度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
(1)优势条件:①夏季光热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2)该河流流域冬季积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出现汛期。由于南北跨纬度大,南部纬度低,气温升高较快,积雪融化更早,最早出现汛期。河流北部地区纬度更高,气温上升慢,积雪后融化,汛期出现推迟。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组成一个地理环境的整体。由于湖泊和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使湖泊水量减少,盐度增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盐度增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a和图b分别反映某一地区的某月份气温分布情况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热力性质
D.地表植被
小题2:d地降水量比c地降水量大,这与两地分别受到
A.墨西哥湾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有关
B.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有关
C.日本暖流、加那利寒流的影响有关
D.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
小题3:在图1b所示地区沿纬度L向东去,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主要有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高山植物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高山植物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金融危机、新总统奥巴马上任,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4分)
(2)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分)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人口数量一直上升;人均寿命一直增长;人口分布不均;非西班牙裔白种人比重下降,西班牙裔、非洲后裔、亚洲裔上升,其他族裔下降
(2)美国南方剩余劳动力到东北城市寻找职业;中国华北饥民到东北谋生
(3)内地到沿海,农村到城市。农村和城市有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影响,城市和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