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2:25
1、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受金融风暴影响,珠三角地区产业纷纷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转移至我国西北地区。
材料二:如图
根据材料一,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于珠三角的比较优势有哪些?(3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宁蒙交界处形成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4分)
(3)宁蒙交界处的工业园区因“高能耗、高污染”工业的大力发展,成了中国西部的“百里污染带”。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于珠三角的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优势;市场腹地广阔。
(2)由材料二可以判断,宁蒙交界处形成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水源丰富;地价低廉;煤炭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完善政策优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面积草场、耕地被占用;三废污染;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河流域局部地区等高 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980年 | 2010年 |
| 耕地 | 55% | 40% |
| 林地 | 20% | 44% |
| 草地 | 5% | 7% |
| 荒地 | 15% | 2% |
| 其他 | 5% | 7%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出为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终年高于0℃,海拔高度小于500米,河流不可能有冰期,D错。从表中可见:2010年与1980年相比,1980年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面积大、荒地多、林地和草地小,说明该地区1980年植被覆盖率小,图示地区高差大说明坡度大,植被覆盖率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故选B。植被覆盖率小,下渗作用小使河流径流变化增大,涨落明显,无法说水位高低变化大,无法说水位高低,A错。R以下河段显然是地势平坦地区,流速不会快。
小题2:该地区为云贵高原东部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它是所有大型工程建设中是影响最大的(皆需要注意)。从表中可见2010年林地和草地之和大于己于50%,耕地面积在减少,说明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荒地开发利用比较明显,说明当地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不正确的有
A.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B.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
C.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参加电子会议,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最新的论文,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加快信函和包裹的传递速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电子通信是以电子信息作为通信手段,其传输内容是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信号,不能实现实物的传输。因此容易判断出D项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只能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边界是明确的
E.发展水平
F.生活特点
G.发展方向
H.发展条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A项中的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图中没有体现出来。
2.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即不同的干湿地区生产类型不同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与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性的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注意题干中提到的“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要注意读图否则小题1易误选A。(2)掌握区域的特征与区域之间差异性的表现。
【方法技巧】“一、二、三”与区域内涵
“一”是指区域含义中的两个“一定”:
(1)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和一定的划分指标。
“二”是指区域划分指标的两个“二”:
(1)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特征与人文要素特征。
“三”是指区域特点的三个方面: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规划》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未来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为此要求长江三角地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简述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并分析对甲山区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12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区域的地形特征应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分布和地势分布特征分析,直接根据图示信息可分析。水系特征可从河流数量、流向、流域面积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图示区域的实际状况分析。甲山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结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因,该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山地较多,光热条件充足,故适宜发展立体农业、高效农业;注意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该地区的主要不利条件:旱涝灾害多发,水土流失较严重,应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和保护植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科技、环境、高速交通和政策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