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1:04
1、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若图中的洋流造成沿岸地区降温减湿,则该洋流可能
A.与另一寒流汇合形成大渔场
B.是南半球荒漠的成因之一
C.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D.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
2、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3、综合题 材料一:图中左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图示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图中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部分城市的的降水统计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并分析造成“黑风暴”盛行的原因。(10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3)与新疆比,分析图中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某同学把该区域河流特征描述为“河网密度大,流量比较稳定,冬季有封冻期。”结合材料信息,说明这些河流特征的形成原因。(10分)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以内流河为主,乙以外流河为主
C、甲以春汛为主,乙以夏汛为主
D、甲水系呈向心状,乙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交通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5、单选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弧线EOF为晨昏线,则此时
A.EO为昏线,滨州地区昼短夜长
B.滨州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年内最大
C.天山北坡冰雪带下界较低
D.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小题2】关于图中M、N、P、Q四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B.N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著名渔场
C.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D.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