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1:04
1、单选题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内碛和表碛岩块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白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阿克库勒湖湖面与图中海拔最低点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
A.120m
B.270m
C.420m
D.520m
【小题2】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湖为内流湖、盐度高
B.②河较①、③两河水位季节变化更小
C.①②③河流均注人白湖
D.白湖封冻期短、湖区周边谷地有森林
【小题3】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湖面海拔高度为1900~2000m,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图最左侧中间,海拔高度为1600~1700m,两地高差是200~400m,B正确。
【小题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有河流从湖泊中流出,为外流湖,A错。②河从湖泊向外流,源头是湖泊水,水位季节变化小;①、③两河注入湖中,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水位季节变化大,B正确,C错。
【小题3】材料显示,湖水成白色原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内碛和表碛岩块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可知地质作用冰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船长郭川孤身一人驾驶“青岛号”帆船,依次跨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绕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和非洲好望角,经过138天的颠簸,全程不停靠、无补给、无机械动力支持,于2013年4月5日,“青岛号”到达终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帆船的环球航行。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在合恩角和好望角附近海域航行时
A.顺风、顺水
B.合恩角附近顺风、顺水,好望角附近逆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合恩角附近逆风、逆水,好望角附近顺风、顺水
【小题2】下列自然地理特征,青岛与好望角相同的是
A.气候类型
B.多雨期
C.植被类型
D.高温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合恩角和好望角附近海域上空是南半球40—60度的西风带常年控制,常年吹西风,西风漂流日夜不停地运行,所以船长郭川在合恩角和好望角附近海域航行时顺风、顺水。故选A。
【小题2】青岛市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青岛位于北半球,好望角位于南半球,两地季节相反。所以青岛与好望角相同的是“多雨期”。故选B。
考点:风带,洋流,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题目,知识点多,跨度大,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只是利息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7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年~1976年
B.1977年~1984年
C.1980年~1989年
D.1989年~2000年
小题2: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运用能力。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
小题2:影响河流年净输沙量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1983年以来,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说明与水量无关,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A.P处潜水补给河水
B.Q处河水补给潜水
C.为地上悬河,有冰期
D.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小题2: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过P点作一个箭头,由潜水位高的地方指向低的地方,由于水往低处流,故在P点以南潜水补给河水,而P点以北则为河流补给潜水,故A错;同样,在Q点两侧,由高值指向低值,并垂直等潜水位线作两个箭头,发现箭头直线河流,说明此处为潜水补给河流,故B错;P点潜水位为12,Q点潜水位介于6~8之间,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可判读出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有结冰期,而上图为华北平原的小范围局部图,且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故C错,本题选D。
小题2:据等值线知识可以判断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故AB错;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则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则潜水位下降,a、b数值增加,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则地表水易于下渗,潜水位升高,a、b数值减小,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许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 )
A.沃克环流增强
B.东南信风的减弱
C.沃克环流减弱
D.东南信风的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都与厄尔尼诺相反,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