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7:00:40
1、单选题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河下游地区的“水少沙多”现状与上游水库以发电为主的运行模式、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有关,此外,解决这个问题还应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一个高技术中心,总部设在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即在此研制的。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作用显著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密西西比河是田纳西河的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等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梯级开发
B.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小题3: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
小题1:流域内多山,陆路交通不便,所以航运作用大; 流域降水集中在冬末春初; 流域降水集中在冬末春初;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铁、石油等资源,故选D项。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河流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核心;
小题3:该流域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上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的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适合修建隔坡梯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6分)读图8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应对措施。(6分)
(2)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分析①地区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8分)
由于俄罗斯土地租金便宜、产量远高于国内,东北农民从2005年开始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种大豆,种植面积达6000公顷以上。在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下,去国外种大豆对农民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3)说明东北农民去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8分)
近年来,殖民遗迹旅游(黑色旅游)开始兴起。东北地区近代饱受日俄侵略,遗留了很多殖遗迹。有伪满皇宫、战争遗迹、宗教建筑、受难者遗迹和殖民监狱等类型,数量都十分巨大。
(4)分析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8分)
大庆是石油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日渐枯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庆的必然选择。
表2 大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5)说出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在表2中的具体体现。(6分)
参考答案: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2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2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2分)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2分)气温低,蒸发弱;(2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交汇;(2分)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2分)
(3)俄罗斯远东地区距我国东北近;(1分)开发历史晚,土壤肥沃,产量高;(2分)土地价格低;(1分)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2分)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
(4)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数量大,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2分)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2分)客源市场广阔。(2分)
(5)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2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2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2分)(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1)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区时。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2)本题考查沼泽的成因。①位于三江平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交汇;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俄罗斯远东地区距我国东北近;开发历史晚,土壤肥沃,产量高;土地价格低;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4)本题考查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
(5)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填表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 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___________的退化。
参考答案:(1)干旱;递减;增强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土地生产力;土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