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57:51
1、单选题 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回答题。
【小题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
A.低气压、气旋
B.高气压、气旋
C.高气压、反气旋
D.低气压、反气旋
【小题2】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 )
A.甲地、丙地
B.乙地、丁地
C.甲地、丁地
D.乙地、丙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气压系统周围出现与锋面系统的结合,故判断此天气系统应为锋面气旋,说明中心气压为低压中心,就其气流运动状况而言为气旋系统。
【小题2】根据图示的锋面分布,锋面附近的降水始终出现在冷气团一侧,图示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故判断冷空气位于北面,故判断甲、丁应为雨区位于,故乙地和丙地在暖气团控制下,则天气晴朗。
考点: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基础性较强。掌握锋面气旋的形成和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气压中心与气流运动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根据锋面附近雨区分布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锋面气旋图示中的雨区位置和不同位置上的天气变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 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 米之间,自20 世纪90 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地处热带,蒸发大
B.受“厄尔尼诺”的影响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D.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小题2】该地区能够大量种植芦笋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
D.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的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特征,分析出该地气温高,蒸发旺盛,又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所以干旱。该地气候干旱和“厄尔尼诺”无关。
【小题2】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东部有高山冰川分布,冰雪融水充足,是该地能够大量种植芦笋的主导因素。
考点:干旱成因、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文题。
小题1: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形成我国北方秋季晴朗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小题1:气旋中心为低压,故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辐合;北半球,风向应向右偏。故选A项。
小题2:我国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是受高压控制形成的天气,北半球的高压为丁图。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2分)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或风力减弱)(2分)
(2)有结冰期,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2分);流量较大,降水较多(2分);径流季节变化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夏汛明显,夏季降水集中(2分);有凌汛现象,有结冰期,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水文现象每点1分,对应的原因分析每点1分)
本题解析:
(1)对比两时刻的气压分布图,从数值分析,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的气压值降低;从等压线分布分析,等压线由密变稀疏,所以风力减弱,因为偏北风,所以气温下降。
(2)从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分析,哈尔滨段冬季气温低,在0°C以下的时间持续长,所以河流有结冰期且长;从降水量分析,哈尔滨降水量多,所以河流流量大;从降水季节变化分析,该河段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集中夏季,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从河流流向分析,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因有结冰期,所以有凌汛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进而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低,气压低处气温高。由此可知:②、③正确。
考点: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
【规律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压值高,如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为同一地点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进而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如A、E、F为高压,B、C、D为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低(如A地),气压低处气温高(如B、C地)。
(2)结合气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不同地点的气压高低。
(3)确定空气流向,要注意高空与近地面风向与受力的差异。
(4)气压高、低是针对相同海拔高度不同位置相对而言的,因此在热力环流系统中“高气压”数值不一定大于“低气压”,气流并不总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