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56:29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是一致的
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没有关系
C.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越差
D.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山麓自然带即山地受在地的纬度地带性的自然带,故A项正确;垂直地带性分异与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都有密切的关系,B错误;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则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越好,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迎风坡、向阳坡,且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故南坡自然带数量较北坡多,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下文字表示基带类型,如果图中四座山海拔高度相等,则四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四座山海拔高度相等,则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的数目越多。纬度越高,则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数目越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规律的归纳和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沿京广铁路看到的自然景观符合下列哪个规律?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题。(24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4)把相关内容有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松鼠?⑥?棕壤、褐土
温带季风气候?骆驼?③?荒漠土
参考答案:(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状况变化大(3)距海远近不同 (4)温带大陆性气候→骆驼→⑥→荒漠土
本题解析: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图中①→④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是主要原因。③→⑥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2分)
(2)③处的地貌类型是?,其成因是?,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填“是或否”),原因是??。(2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垂直分异(2分)
(2)山麓冲积扇?河流沉积作用?塑造地表形态(3分)
(3)否有断层,地质不稳定,易渗漏(2分)
本题解析:第(1)题因该地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所以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从②到①自然带是因海拔不同形成的,体现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第(2)题③处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形成的地貌是)山麓冲积扇,其成因是因河流出山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地表径流塑造地表形态。第(3)题因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会渗水,且蓄水后会使,地质不稳定。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气候类型判断、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水循环及意义,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典型植被判断气候类型,掌握自然带的变异规律,掌握水循环的意义,判断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