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50:11
1、综合题 请结合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去年10月以来(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月28日),华北、黄淮、江淮的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仅4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2%,为1971年以来最少。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河南大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达重旱或特旱等级。
材料二:
下图为2010年冬季我国北方干旱示意图
(1)试分析图示旱情严重区域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位于季风区;冬季为冷高压控制,干燥多风,降水少,蒸发量大;地处温带,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灌溉能力下降。
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损坏严重;人们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2)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自2009入秋至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南地区旱情示意图
材料二:西南五省农作物减产对全国产量的影响估计
材料三: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1)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 ?、 ?等特点。(6分)
(2)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的
三种农产品是?、 ?、?:(6分)
(3)西南部分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8分)
(4)试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每空2分,共6分)
(2)甘蔗、烤烟、茶叶;(每空2分,共6分)
(3)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保水能力差;水利设施脆弱;(合理可给分每点2分,共8分)
(4)矿产资源丰富;水、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合理可给分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的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1)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的区域,分别说明AB干旱的季节和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8月7日第8号台风“莫拉克”到达浙江沿海东部地区。下图为“台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经过浙江某地时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台风中心最接近该地的时间是( )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
小题2: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接近( )
A.西北
B.正南
C.西南
D.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台风中心天气晴朗,风力很小,台风中心过境前后风力较大。
小题2:当台风中心位于浙江省西侧时,根据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可以判断风向为西北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台风中心的天气及风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与导致地面塌陷无关的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采矿或工程建设
C.流水溶蚀作用
D.高强度垦殖
小题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
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B.多建高层建筑
C.矿区及时复垦
D.改进耕作方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面塌陷是由于地表的支撑力不足以支撑地表的重量。一般过度开采地下水、采矿或工程建设 、流水溶蚀作用都可导致地面塌陷。?
小题2:防止地面塌陷首先要增加支撑地表的力度。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增加了支撑地表的力度减轻地表塌陷的发生;多建高层建筑增加了地表塌陷的几率;矿区及时复垦、改进耕作方式只是改变地表形态并不会增加地表塌陷的发生几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可由地表塌陷扩展到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危害及解决措施主要有: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②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参与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酸雨蔓延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④土地荒漠化使耕地沙化,丧失生产力,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林种草。人类面对一系列环境问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