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9:09
1、单选题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小题2: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小题3: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时,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42°26′N,156°E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E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处理地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运用。
小题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差越大。
小题2:设最长昼长为X,则最短昼长为24-X;两者差5小时42分,可计算X。
小题3:国际标准时间为0°的地方时,根据两地的时差可以计算①地的经度为24°E;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小于46°52′,说明①位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基本吻合,由西向东跨日界线加一天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向东越过日界线,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故日期减一天。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日界线两侧时区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
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
A.6时
B.15时
C.9时
D.21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图中一格经度间隔为90°。根据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则甲右侧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晨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地方时为21:00。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黄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
B.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同
C.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同
D.地轴指向以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故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 a、b分别是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若a为北极圈,a、b间区域属于夜半球,当a、b间区域继续缩小时(?)
A.广州日出东北
B.沈阳寒冷干燥
C.西宁白昼渐短
D.北京枫叶正红
小题2:若元旦节那天a纬线刚好出现极夜现象,则其纬度约为(?)
A.690S
B.690N
C.750S
D.750N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为北极圈,a、b间区域属于夜半球,说明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而当a、b间区域继续缩小,说明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不断扩大,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直射点不断向北移。故判断为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广州日出东北方向,A正确;BCD项都为我国的冬半年,错误。
小题2:元旦节为1月1日,较接近12月22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接近于23.5°S,故极夜的范围较接近于66.5°N,故选B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结合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变化规律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