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6:46
1、综合题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④代表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认真研究图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数字代表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4分)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填数字)。(2分)
(3)由图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分)
(4)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使大气中的CO2增多,导致大气吸收
(填数字)能力的增强,并通过 (填数字)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使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加快。(4分)
(5)运用上述示意图,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1分) 大气辐射(1分) 大气逆辐射(1分) 地面辐射(1分)
(2)③(2分)
(3)地面(2分)
(4)④(2分) ③(2分)
(5)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相互作用关系判断,地面增温后,地面发出④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能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吸收了少量的太阳辐射和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则发出②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把能量部分的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故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①是使地面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气逆辐射把能量部分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3)根据图示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对地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故判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4)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④,并通过大气逆辐射③把能量还给地面,使保温效应增强,而导致了全球变暖。(5)结合图示反映,沙漠地区多晴天,故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气温较高,而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应较差,气温较低,故温差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近地面地区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的差异,并能结合天气状况判断大气的热力作用对气温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小题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河流往往形成在山谷中,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河流往低处流的特点,得到甲图中的河流以湖泊为源地,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该地位于南半球,该是位于40° www.91eXam.orgS以南的大陆西岸地区,应该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理得到乙图中的河流从东往西流,该地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乙图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乙图位于35°N以南的大陆东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同理得到丙图中的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湖泊,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该地位于40°N以南的大陆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小题2】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因此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应是北半球冬季。甲地属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A选项错误;乙地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B项正确;丙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南风,C项错误;乙地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D项错误。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1~3题。
1.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2.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G.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
1.直接根据图示的气压变化过程可判断,①为暖锋过境;②为高压过境;③为冷锋过境;④为低压过境,只有高压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则天气晴朗。
2.结合上题分析,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应为低压系统。
3.结合上题分析,①为暖锋过境,暖锋过境时形成连续性降水;②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④为低压,低压过境,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6分)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翡翠又称为缅甸玉。瑞丽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图为中缅部分区域图及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特征差异。(4分)
(2)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分析图14中怒江Q处附近河段干热河谷的成因。(4分)
(3)说明在修建保山至密支那公路过程中需克服的主要困难。(4分)
(4)简析瑞丽成为我国重要珠宝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与保山相比,密支那各月均温都较高;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较大;雨季更长降水更集中。
(2)纬度较低,海拔低,气温高;位于高黎贡山的背风坡,夏季风越过高山后下沉增温减湿。
(3)山高谷深林密,地势起伏大,跨越河流多,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技术要求高,投资多,难度大;夏季多暴雨山洪,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物资补给不便。
(4)地处中缅边境,靠近珠宝原料产地;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珠宝的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
本题解析:
(1)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比较应从气温高低及气温年变化、降水量多少及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
(2)该地区纬度较高,海拔较低,是河谷中温度较高(热)的主要原因;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该河谷西部为高黎贡山,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后沿山坡下沉增温减湿,形成干热河谷。
(3)本小题考查交通(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河流、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技术、投资、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
(4)珠宝集散中心的形成和原料(珠宝分布地区)、交通(主要是公路运输)、市场需求、政策等因素有关。
考点:气候特征比较、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珠宝集散地的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产生的气压场分布图8,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高面,完成问题。
1.图中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2.图中四点中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3.地面风向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E.①②③④
F.①④②③
G.①④③②
H.④①③②
I.由④地吹向①地
G.西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1.近地面的气压始终高于高空气压,故①④高于②③;结合等压面的分布判断:①>④;③>②;故选C项。
2.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分布:越往上,气温越低;故④①气温高于②③;利用气压分布①>④、③>②完成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故④处空气上升,①处空气下沉,判断气温:④>①、③>②;故选D项。
3.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偏,即偏北风向右偏,为东北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