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4:23
1、综合题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是?,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6分)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4分)
(3)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是?。(2分)
(4)此时,新的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2分)
参考答案:
(1)20°S,70°E,15时20分,昼短夜长(6分)
(2)6 , 70°S及其以南地区(4分)
(3)20°W向东到160°E之间的区域(2分)
(4)110°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区域(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说明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是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根据图中晨昏线与赤道夹角是70°,与地轴夹角是20°,判断此时太阳直射20°S纬线。根据北半球是冬半年,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AB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是6点,即20°W是6点,从而计算出,70°E是正午12点,所以直射点坐标是20°S,70°E 。北京时间(120°E)是15时20分,北京在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2)读图,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说明A是切点,由上题知太阳直射20°S,可以推断出A点纬度为70°N。根据北半球此时的昼夜状况,可分析出A地时间是正午12点,计算出经度为70°E。因为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可知CD之间经度间隔是45°,所以D点位于25°E,计算出地方时为9时,而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即日出时间为9点,所以求出当日昼长为6小时,C和D在同一纬线上,所以C点昼长也是6小时。70°N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70°S及其以南地区。
(3)读图可以看到20°W向东是白昼,从20°W向东到160°E之间的区域是东半球部分。经计算可知,160°E过昏线与赤道交点,所以符合条件的地区是20°W向东到160°E之间的区域。
(4)读图,图中20°W 是6点,经计算可知,110°W是0点,180°是19:20,从20°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区域日期没有改变,都是新的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则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地轴的关系是(?)
A.与赤道面垂直
B.与地轴交角最大
C.与赤道面重合
D.与地轴交角最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夹角最大,与地轴的交角达到最大。与赤道平面交角变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小题2: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小题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D.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由赤道到两极,地转偏向力是逐渐增大的。所以赤道以外的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大小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甲地较丁地纬度高。其地转偏向力也较大,A错误。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或航线)指的是经过这两点的球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长度,这个圆的圆心必须经过球心(即地心),在大圆上(除赤道和经线圈)的这段劣弧在北半球向北凸、南半球向南凸,所以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B错误。地球表面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乙地较丙地纬度高,所以线速度较低,C错误。地球表面昼长的年变化幅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大,甲、乙较丙、丁的纬度高,昼长的年变化幅度也较大,答案是D。
小题2:由题目可知,丙与丁同纬度,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可推出丙与丁位于赤道上。相当于赤道上线速度一半的地方是南北纬60°,所以甲乙两地的纬度是60°,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一般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降水比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要少,所以A错误。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约111千米,由题目可知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且甲、乙经度差为60°,所以丙、丁两地间也相差60°,111×60=6660千米,B正确。极昼或极夜只出现在南北极圈至极点范围内,由上题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是60°,所以没有极昼或极夜现象,C错误。60°欧亚大陆沿海附近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D错误。
小题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甲和丁两点的连线为晨线,甲和丁连线左为夜右为昼,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半年,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是干季,A错误。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的珀斯位于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暖湿润,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是在7月份,而材料所示时间是夏半年,不一定就是7月份,C错误。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一般形成于夏秋季节,所以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 65.6°。震中位于巴基斯坦和伊朗的交接处,当地多为戈壁和荒漠。
材料二:瓜达尔港建成投入使用后,瓜达尔港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营权由新加坡企业移交给中国企业,未来,瓜达尔港将会给中国能源供应通道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瓜达尔港港口,位于巴基斯坦西南边陲,阿拉伯海之滨,靠近伊朗边境,距离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更是只有400公里。
材料三:下图为瓜达尔港相关区及周边地区图。

(1)结合材料分析巴基斯坦发生7.8级浅源地震,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不严重,原因是地震发生地???,?。(2分)
(2)2月18日巴基斯坦,印度,中国三个国家的首都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白昼最长的是??国家。(2分)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中巴铁路(如图),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3分)
(4)瓜达尔深水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综合分析其区位原因。(6分)
(5)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少(2分)
(2)北京;印度(2分)
(3)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3分)
(4)地处西南边境,远离印度河平原;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他地区联系;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较落后,缺少货物运输。(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
(5)该国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棉花种植业和畜牧业,棉纺、毛纺原料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靠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分析巴基斯坦的经济特征,巴基斯坦经济较落后人口少,所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不严重。
(2)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巴基斯坦,印度,中国三个国家的首都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纬度越低,白昼时间越长。
(3)从图中可知,中巴铁路西部接近霍尔木兹海峡,此处石油资源丰富,缩短了运输时间和距离,加强中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4)从区域位置分析,瓜达尔港所处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少,工农业落后,缺少运输,交通不便所造成。
(5)自然因素:气候干旱但有河流,适宜棉花种植和畜牧业发展,原料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结合右图,回答1—2题。(地球半径为6370km)
小题1: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
A.1670千米/秒、15°/小时
B.7.81千米/秒、240°/小时
C.7.41千米/秒、240°/小时
D.0.40千米/秒、15°/小时
小题2: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时的坐标,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其坐标大约是(?)
A.42°N,90°E
B.42°S,67.5°W
C.23.5°S,112.5°W
D.42°S,112.5°W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
小题1:根据材料反映的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故平均线速度为4万KM/90分钟;角速度为360°/90分钟。
小题2:结合图示的轨道,第二次到达最南端的纬度位置不变,但由于飞船的运行周期为90分钟,而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故第二次到达最南端时,地球自转了22.5°,由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则飞船相对地球的运行方向为向西,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