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41:41
1、单选题 “岱崮地貌”(下图,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下题。

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
A.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山脉隆起,顶部陡崖是断层形成,说明有内力作用,岩石中有三叶虫化石,说明有外力沉积作用,山体上的植被生长,说明有外力风化侵蚀形成的土壤,所以地貌成因是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A对。
考点:地质作用,地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界中常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下图反映的是该现象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貌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①中地势的起伏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图②中由于流水搬运作用形成冲积平原
C.图③中谷地主要是流水侵蚀而成
D.图④中地貌反映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
2、图中四种地表形态是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其地貌形成顺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参考答案:1.B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题:
小题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喀斯特溶蚀桥
D.风蚀桥
小题2:塑造图中④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黄土桥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当今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小题2:风蚀桥的形成主要和风力作用有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天然的“桥”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外力作用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