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中国区域差异》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6:40: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我国山西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该省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可以看出山西经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图表资料,你认为山西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山西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该省中部为河谷(汾河谷地),地势低平,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大多沿河分布,或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
(2)经济特点:山西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较为薄弱,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为薄弱;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3)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下沉和塌陷,以煤炭为主的生产和消费造成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严重。
(4)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线的名称是2.M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3.N城市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自然资源是
A.包兰线
B.兰青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E.水土流失
F.土地荒漠化
G.酸性土壤改良
H.沼泽化
I.镍矿
G.石油
稀土矿
钾盐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山脉为祁连山脉,该铁路为经过河西走廊的兰新铁路。
2.M地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3.N地附近为甘肃金昌的镍矿。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鄱阳湖、滇池、白洋淀、青海湖湖面水温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①、④代表的湖泊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③代表的湖泊水温年变化最小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结冰期外,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异同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鄱阳湖;青海湖
(2)夏季因为所处地势较高,水温较其他湖低;冬季因其纬度较低,温度较其他湖高,导致其水温年较
? 差较小。
(3)相同点: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相似,夏季温度最高,冬季温度最低;不同之处:湖水最
? 高、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落后于当地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湖水年温差比气温年较差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该区域突出的优势是2.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3.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
E.商品谷物农业
F.大牧场放牧业
G.河谷绿洲农业
H.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I.水土流失
G.土地荒漠化
土壤酸化
水资源遭受污染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就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选择D项。
2.该地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选择C项。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地区,人口活动不当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E.南旱北涝
F.南北皆旱
G.南涝北旱
H.南北皆涝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雨带位于Ⅲ为4、5月;位于Ⅰ为7—9月,故推理,雨带位于Ⅱ地应为6、7月。
2.若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则雨带移动速度慢,故容易出现南涝北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雨带移动及对降水量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一般节律,并能结合夏季风的强弱对雨带推移的影响,进而分析我国东部的旱涝灾害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